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6 淡淡地尿香 (第1/1页)
毕竟,他不能告诉小丁,自己是一个挂比吧。 听起来逼气十足的回答,丁雨文心里彻彻底底的相信。 也只有这样能解释,为何苏鑫能具有天才一般的设计方案还有猛然爆发的学术水平了。 因为这样的人,在人类历史长河里,从来就不曾少过。 不管是苏黎世高工那位小专利局职员,还是坐在轮椅上那位物理学家,都是后来才爆发的典范。 比较之下,苏鑫也是很有可能! 他们都是在毕业之后或者是博士阶段才爆发,而苏鑫还没有毕业,就能打开属于他自己的超级魔改属性? 对于论文,丁雨文也没有什么要修改的地方,于是互相检查两遍之后,就提交给李教授。 作业交上去,两个人感觉一身轻松。 尤其是苏鑫,感觉像是做完大保健一样,浑身舒爽。 完事之后,苏鑫处于暂时没有什么可做的状态,心里又开始惦记上钱的问题。 他算是能抗住事的人,也能做到心有城府。 但是初遇大事,仍然不在状态。 短暂的笑容过后,苏鑫又陷入无意识沉思当中。 丁雨文自己是难得一见的笑意盈盈,而他则是一脸晦气,总是望着一个地方失神。 “没事的,有问题咱们改就是,别与压力。”她小声安慰道。 “嗯……嗯,没事的,我并不担心。”苏鑫反应了一下,说道。 论文他并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反正有李教授顶着,怎么也不会失败。 再说了,那可是系统给出的东西,虽然系统很狗,还不至于炒冷饭。 “那看来是有别的事情,我能帮忙么?”丁雨文真心的问道。 她四年以来,真心交往的男性同学并不多。 和苏鑫合作以来,能明显感到,眼前这个男生深不可测。 在自己的认知里,像是苏鑫这样的强者,是不可能被难题所纠缠。 但是现在看来,似乎他也有自己的烦恼啊。 那…… 究竟是什么样的问题,才能难住苏鑫? 而此时的苏鑫,方才听到她的那句话,也灵光闪现。 向小丁借钱? 从吃穿用度能看出来,小丁家里条件不差。十几万不好办,稍微借点或许有。 但是啊…… 跟同学借钱,还是没毕业无收入的那种,怎么能说得出口。 还不是小数目,所以念头仅仅在脑海中闪现,便被自己否定了。 这话怎么能说的出口? 丁雨文又不是自己对象! 再说了,即便是对象,能开口跟人家借十万块钱么? 那是多渣的渣男,才能做出来的事情! 苏鑫的胃虽然不好,却不至于到吃软饭的地步。 虽然,听说吃软饭的感觉很不错。 【叮~】 【任务2,科研的小火苗,完成!】 奖励:学科经验奖励20(可自由兑换),专项经验20(无法兑换),随机奖励(初级宝箱)。 卧槽! 不是吧,李教授干了什么,这么快任务就完成? 这不科学啊! 论文发表没有这么快。 从提交给杂志,到审稿接受,怎么也需要时间。 现在恐怕刚刚提交,就被编辑发现通过了同行评审? 想想都不可能! 正在此时,李教授笑意盈盈的推门出来。 “论文写的很好,我稍微修改几处语法,已经发出去了。并且,已经及时挂到arXiv上。 可惜了,arXiv上只有生物分类,按理说几篇文章挂到医学领域更加合适。不过就这样吧,新成立的ChemRxiv,都是化学上的东西,尤其是计算化学多一些。还是arXiv合适。” 嗯? 那是个什么网站? 这不能怪苏鑫见识短,他此前从来没听说过这个网站。 于是,只好一边懵逼,一遍附和着李教授。 “你们啊,要多向苏鑫学习,争取多搞出来一些重量级东西,让咱们实验室也长长脸……” 教授越说越高兴,继而开始在实验室转圈,向众人传达要向先进代表苏鑫学习的意思。 等到教授高兴的去别处转悠的时候,苏鑫小声凑到丁雨文耳边。 “小丁,那是个什么网站?” “哦,你说arXiv啊,那是个预印本网站,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把自己的idea还有投稿未经评审或者没有完成数据的东西挂上去。 通俗的讲,类似于占坑网站吧。因为没有同行评审,也不需要完全成功的实验数据,所以说呢,上边的东西,很多水分极大,民科特别喜欢。不过么,大家有了正规的想法,也会挂上去。” 原来是个占坑网站啊,这样都能完成任务,看来论文是一定能发表了。 系统对于任务的完成,原来也能成为现实里事情是否成功的评判。 那不错,等到论文收稿刊发,时间还久呢。 初级宝箱还没有打开,苏鑫找个借口尿遁,去他常去的厕所开宝箱。 事情啊,还真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最初的时候,苏鑫想的是要洗手祷告几遍,把东西方各路神仙都问候一遍,保护自己能开出个好东西。 但是经过一番折腾之后,发现什么洗手,什么祈祷啊。 还是在厕所隔间里,闻着淡淡的尿香,能开出不错的东西。 套路般的开奖之后,一阵白光。 【恭喜您获得,初级版本超级灌注卷轴*3】 卧槽? 超级灌注卷轴? 那是什么? 【说明:定向卷轴,一次能学习一门课程!】 ??? 一次能学习一门课程! 太牛了…… 要是普通的课程,或许没什么技术含量,用掉也浪费。 但是对于有些难度的课程,比如说结构化学,要是点个卷轴就能学会,那不是太牛逼了! 难怪系统说会有好东西,原来他真的没有骗人。 收好卷轴,苏鑫总算是欣慰一些。 他并不知道,挂在网站上的论文,引发了规模不小的反响。 米国,哥伦比亚大学,华人科学家陈暮教授正在撰写近期总结。 叮铃铃~ 桌上的办公电话响起。 看见号码,他不禁摇摇头,也就只有这个家伙,会不分时间点的来电话。 “陈教授,我是杨近。我刚才看见一篇文章,是国内挂出来的。文章本身是有关生物材料方面,但是当中涉及到一个工艺很有意思,已经发给您,我觉得您也会感兴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