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金府酒楼 (第1/2页)
金府酒楼,存在的目的不只是饭店。 更是王天的情报站,结交各路人马的聚贤楼。 一楼大厅,有为普通客人服务的卡座。 往上,二楼,三楼,四楼,五楼,都需要不同身份才能上去。 而大家不知道的是,每个包厢内都有隐藏式针孔摄像头。 这些设备有专人负责整理。 王天甚至都不用出门,只要晚上在家将这些视频看一看,听一听,就知道整个县城内发生的大小事务了。 比如二楼的203包厢,这是高炮团的几位连长,每天都要来一趟的专属包厢。 他们吃饭喝酒之际,经常会说一些部队调动,或者兵力部署的话题。 再比如隔壁的204,警员们喜欢在这个包厢聚餐,他们聊得话题不外乎各个片区的治安,或者哪个小区出了些鸡鸣狗盗的琐事。 这些话题看着不起眼。 却反映了清源县普通层面的大致情况。 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 县里的一些事,王天可能不知道,刘团长可能不知道,张同伟也可能不知道。 但是下面的这些中低层民警却可能知道,甚至在知道的同时,他们都不会上报。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这群警员口中,短短半个月之内,县里一共发生过七起命案。 王天接到的消息,却是这个月只发生了五起命案,那么剩下两起呢? 没发生吗? 还是说,发生了没有上报,或者涉及到了什么人,触及了谁的利益,在下面就被压下去了。 王天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于是他派人打探了一下,结果有一起案子,作案人员是事发滴治安所副所长的儿子,人家直接私了了。 还有一起,涉及到四把手叶顾真,出问题的是他的一位族亲,这件事也被肖光正当做人情卖了出去。 这些都没有作为纸质文件递上去,作为和古代皇帝一样,看奏折观天下的各位负责人,没看到下面的报告,就相当于没有发生过。 这无疑是很可怕的事。 王天看在眼中,也越发明白古代的皇帝们,为什么要设置黑冰台,锦衣卫,粘杆处,又或者东西二厂了。 这还只是二楼包厢。 三楼,只接待各部门的主管,又或者高炮营的营级军官。 他们来吃饭,基本都不是同僚陪着,而是下面的人求其办事。 各种肮脏交易,以权谋私,很多事听了都觉得脏耳朵。 而在这些人口中。 二首领肖光正严已律人,宽以待己,最是贪财不过。 三首领刘振国表面正经,背地里贪权好色,酒后长吐狂言。 大首领张同伟,沽名钓誉,刻薄寡恩,常以君子自居,实则是个小人。 再往下。 四首领叶顾真爱惜羽毛,偏偏又持家不严,对内是个软耳朵。 五首领房占江精明能干,却又贪图享受,喜好奢华。 就算是末日之后,抽烟也必须是华子,给别的就办不成事,因为抽别的烟他咳嗽。 王天也清楚,人无完人。 但是了解到这些人的习惯秉性之后,再和他们打交道也就容易了。 一个人两个人,说某某人怎么怎么样,他可能不是那样。 但是所有人都这么说,十有八九是错不了的,很有参考意义。 ...... ...... “二舅,今天生意怎么样啊?” 王天进了酒楼,先是在大厅内扫了一眼。 人不少,起码有十几桌的样子,看来末日后有的人吃糠喝稀,有的人依然是夜夜笙歌。 佛家的人人平等,看来是实现不了的。 “还行吧,客厅内三十几桌,坐了一半。” “楼上的包厢倒是开的少些,今天只有几桌客人。” 二舅穿着中山装,也不是当年的乡下老农了。 很多人都说穿衣显贵,王天以前觉得,人贵不在穿着。 现在看,其实也有几分道理。 以前的二舅,胶皮鞋,解放裤,鞋子上还沾着泥巴,任谁看了这也是个乡下人。 现在再瞅瞅,手工唐装,老布鞋,手腕上挂着串玛瑙佛珠。 这样是放在旧时代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