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六章 端午之会 (第2/2页)
据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而中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 而饮雄黄,佩戴艾草这来自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 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 就跟驱除怪兽“夕”的惊心动魄的日子被过成盛大节日一样,“恶”日端午也被乐观且擅长把一切特殊日子过成节日的种花人民,过成了庄重的节日。 不过这个节日里不像后世那样欢声笑语,而是大家个个神情严肃庄重,生怕自己家里的某个人没有好好洗澡或者带上艾草菖蒲导致受了“恶”。 李南发觉,对于这个说法,古人是认真的。 他们是真的以为五月初五就是死亡之日,五月就是恶月,在此月出生的人就是厄运之子。 中有云: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意思就是忌讳举报正月和五月出生的孩子,他们如果杀父母,大家也不要觉得不敢相信然后去举报,因为根本不值得怀疑,几乎可以断定就是他们干的,举报还会让自己沾染晦气。 有趣的是,东晋有个大将姓王,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后来在正月里被人摔杯为号给杀了。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个飞天蝙蝠柯镇恶,为什么这么让人讨厌了,原来是天生的,听到司徒灵雪说起这段逸闻,李南越发觉得金老爷子果然学问深厚,随便一个名字背后都有这么深的含义。 本来吃粽子,此时又叫角黍,饮雄黄,佩兰沐浴,屋前屋后撒驱虫的药粉,都是在五月初五已经过了的。 为什么还要有个大端午呢??这个节日李南小时候家里也过过,但是不知其所以然。 这就要从大唐官员的特殊待遇说起了,在唐朝当官,不仅福利好,放假也很多,二十四节气都要放假,小官做十天休一天,有些官员做五天休一天。 如果遇到大风天,怕上班被砸到,危险,不去!大雨天路不好走,沾染泥泞失官员体面,不去!下大雪不去,日蚀也不去! 而且如果朝中的某位大臣或者皇亲国戚死了,只需要到他府上说句节哀,又可以放一天假。 所以此时端午放假不是为了庆祝,而是为了避祸。 而放假最多的假日,不是在过年,而是五月的田假。 既然是恶月的话,国事处理也会不顺,反正大家都不想上班,五月正是田里忙的时候,你不是有职田么?给你放假,回去好好处理农事吧。 这个田假,足足有十五天!正好都是在五月的下半月。 正所谓放假之前都要先吃一顿庆祝,在加上五月十五似乎是五月正中,恶气最重的时候,于是慢慢的,在长安官员的带领下,不少人也在田假的前一天跟朋友同僚聚会,谓之大端午。 如果说五月初五的端午是全家一起吃粽子饮雄黄祛除体内毒气,将粽子扔给水里的鬼神,瑟瑟发抖的躲避恶日的日子。 那么在长安,五月十五号,就是长安的官员贵人们各自交游,庆祝上五月最后一天班的日子! 但是这个对于一天班都没有去上过,左拾遗隶属的门下省,门都不知道哪里开的李南来说,放不放假没有区别。 相反,他还因为大端午的来临,窦氏包下了潇湘馆,还忙得不可开交,大半夜都没睡,吃鹅都吃恶心了。 过节嘛,最忙的就是商家,这一点无论古今中外,都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但是今天这么重要的日子,李南却不能在菊下楼内“镇守”! 因为他来活了。 今天在宫中,会有一场盛大的诗会,举办者乃太平公主,而李南作为“诗待诏”,被宫中某位“贵人”点着名让他进宫。 虽然李南百分之九十九认定,这位贵人就姓“上官”,但是看着翰林院的掌院陪着笑脸来太子府请,身后还带着执戟郎和黄门。 李南就知道,这次不去真的不行了。 虽然太子的玉佩和安乐公主的腰牌在长安足够唬人,但是今天的主办者谁,那可是太平镇国公主啊。 别说安乐公主,太子李重俊,就是他们的父皇母后,再加上梁王武三思等人,这帮人的权势一起加起来,也堪堪才是对方的个儿。 太平镇国公主,一个人就当了此时大唐一半的家,还tm是一多半…… 于是李南珍而重之的换上了一身锦衣,还在掌院和黄门的建议下,换上了符合他最高官职奉议郎的饰品,骑着他那条标志性青驴,穿过西市和朱雀大街,直直前往此时天下的真正的中心——大明宫而去! 同时,他的心里对于那位脸上有红梅妆的美妇人的腹诽,一刻都没有停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