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陌兄,想死小弟了 (第1/2页)
诸天之角色扮演正文卷第七章陌兄,想死小弟了……没过多久,整个钱塘县都沸腾了。 虽说陌子鸣已经消失了一百多年,但,人们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忘记他。 毕竟他是钱塘县的骄傲与传说。 特别是他与白素贞之间的故事,更是被人津津乐道,被编为评书、戏曲,广为流传。 比如渡情、断桥相会什么的,乃是人们最喜欢看的戏曲,几乎场场爆满。 白素贞,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白娘子。 如今,陌子鸣与白素贞、小青真的回来了,那又如何不引起轰动? 官府里的一众官员得到消息之后,当即联袂来到状元府求见。 陌子鸣倒也没有端架子,出面接见了这些官员。 一见面,一众官员既是激动,又是诚惶诚恐,一个个长揖到底。 毕竟,陌子鸣有着修仙者与当朝国公的双重身份,自然更加令人仰望。 接见完钱塘官员,陌子鸣又带着白素贞、小青、涂山雅雅一起大大方方去城里转了一圈,不时向百姓挥手示意。 眼见着一众百姓如此狂热,涂山雅雅不由笑道:“没想到你在当地名望如此之高。” “必须的!” 陌子鸣骄傲地回了一句。 结果,小青酸了:“哼,得意什么?想当年,你不过就是个穷书生,饿得晕倒在我家门口……” “小青!” 白素贞呵斥了一句。 “哈哈,没事,让她说……” “总之你得感谢jiejie……还有我照顾你,要不然啊,你哪来的今天的成就?” “是是是,这个一定得感谢,不仅要感谢,而且还要感谢一辈子……” “这才像话……嗯,谁跟你一辈了,哼!” 这妞突然骄傲了。 其实内心里暗自窃喜。因为,jiejie说过,已经算好了成亲的日子…… 第二天,四人又找了条画舫一起去游西湖。 刚上船,本来明朗的天空却突然开始下雨…… 平湖的湖面也莫名地涌起一个浪头,令得船一阵摇晃。 “姑娘小心~” 陌子鸣一脸意味深长,伸手搂住了白素贞的纤腰。 这样的场景,在很多发生过。 只不过,那时候是由白素贞变的戏法,这次,轮到陌子鸣了。 这雨,这浪,都是他弄的…… “公子也小心……” 白素贞的眼神恍若一池春水,声音柔得仿佛快要融化。 她自然知道,这是夫君故意如此,想要回味一下当初的浪漫。 “真受不了你们!” 小青也很配合,翻了翻白眼,随之一拉涂山雅雅的手:“跳湖!” “啊?为啥……” “因为你热……” 没等涂山雅雅回神,已经然被小青拉着手一起跳入了湖水中。 “扑通~” 水花四溅。 “喂,小青、雅雅~” 陌子鸣装模作样唤了一声。 白素贞抬手一拉:“公子不必慌张,她俩熟悉水性,只是在戏水……进来,里边有炉子,可以烘干衣服。” 二人一起进入船舱。 “来尝尝我熬的西湖牛rou羹。” 本来是没准备西湖牛rou羹的,但对白素贞来说,这只是小事一桩,一个念头就有了。 “不好意思,在下已经上了姑娘的船,怎好再劳烦……” “公子,喝一碗暖暖身子,以防着凉。” “真香!” “那就再喝一碗~” “对了,公子怎么一个人出游?你家娘子呢?” “我家娘子……可不就是美人你么……” “真的么?“白素贞笑靥如花,随之倒了两杯酒:“来,小女子敬公子一杯……” 喝了杯中酒,陌子鸣有些臊动起来…… “娘子,不如我们……” “啊?不行……”白素贞咬着嘴唇,一脸羞涩:“小青她们很快就回来了……” 好吧! 陌子鸣颇有些遗憾。 随后又小声补充了一句:“等今晚……” “相公,再饮一杯……” 白素贞的脸上泛起了朵朵桃花。 泛舟一圈,四人又一起沿岸逛了一圈。 当晚……自不必说。 为了尽兴,陌子鸣还特意布置了一个小小的禁制,就算再大的动静外面也听不到。 在钱塘县呆了几天,四人终于去了京城。 而这时候,京城也早就传遍了陌子鸣回归的消息,自然又是一片沸腾…… 各大书铺的掌柜笑合不拢嘴。 为啥? 但凡与陌子鸣有关的书籍,比如他的诗词集,还有一些关于他的传奇传记故事类的书籍,可谓供不应求,就算加价数倍也被抢购一空。 秦松、吕不平、红袖、辛九娘等人一开始本打算回钱塘相聚的。 后来,还是决定在京城等。 因为他们要是回钱塘的话,难免会打乱陌子鸣的行程安排。 还不如老老实实在京城呆着,相信也等不了几日陌子鸣就会到京城来。 另外,皇宫这边也在积极筹备迎接事宜。 当今天子乃是永平帝的玄孙,年号承启,取承上启下之意。 当年,永平帝弥留之际,曾立下了一道遗诏,令后代子孙,包括继任天子在内,必须牢记文鼎公对朝廷作出的巨大贡献,必须保持一种敬畏之心,否则便是大逆不道。 如此重的语气,谁敢不遵? 当然,就算没有这道遗诏,承启帝对陌子鸣也是发自于内心里的敬畏与感激。 当年,陌子鸣提出了不少施政之法,经过这一百多年的发展,大燕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业、军事、工艺等等方面,可谓是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 以前的庄稼收成少得可怜,百姓完全靠天吃饭。 风调雨顺,能混个饱肚子,但几乎无余粮。 一旦遇上一点天灾,到处都是逃荒的人。 而现在,人们已经学会了因地制宜、改良土壤、改良种子,施肥什么的。 朝廷也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在各地搞了一些试验田,以便不断地改良、改进。 到如今,庄稼的收成已经翻了几番。 朝廷再也不用为征粮而伤脑筋,百姓们也慢慢地开始丰衣足食。 如若遇上天灾,大多数百姓家里都有存粮。 而且,官府也有储备粮,会根据灾情适当发放粮食给灾民。 百姓们有饭吃,有衣穿,自然也就安居乐业,相应的土匪、山贼也少了许多。 读书人也增加了不少。 国库充实了,国家自然也就强盛了。 到如今,大燕军队的装备已经换代了数次,战斗力也比以前强了数倍。 边境已经多年没有发生战争,就算有也只是一些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