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九娘,我吕不平不介意接盘 (第2/3页)
不平眼神为之一亮。 河边,一个年约花信的女人正在河水中清洗衣衫。 那美丽的身影在朝阳下构成了一副曼妙的剪影,令得吕不平怦然心动。 同时,内心里却又由然而生一种深深的失落。 因为他觉得自己终于遇上了一个一见便可定终身的女人。 但,看对方的装束与模样,想必早已名花有主。 上苍为何要这般作弄人? 既然无缘,又为何偏偏要遇见?令人心有戚戚焉。 一时感慨,吕不平忍不住吟了一首诗: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说白了,这是吕不平失落之下的一种YY,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明目张胆的撩妹行径。 遇上听不明白或许也就罢了,只当一个书生发神经。 但那女人明显听懂了,当下里一脸羞烫,下意识转过头嗔恼地瞪了吕不平一眼,随之勾下头继续清洗衣衫。 没曾想,女人这么一侧首,那一颦一嗔的神情更显风情万种,差点令得吕不平魂都飞了。 他认为,自己如若错过这个女人,恐怕一生都会后悔。 正想厚着脸皮上前搭讪,没料老天似乎感应到了他的心意,竟给送来了一个机会。 可能是那女人一时没注意,一件纱裙随着河水飘走了。 见状,吕不平大喜过望。 也顾不得那河水深浅,紧跑几步,同时大喝一声:“小娘子,你的裙子被水冲走了。” “啊?” 女人下意识抬首看向河面。 “扑通~” 同一时间,吕不平已然跃入河中。 好在河水虽急,但不深,仅及腰。所以,吕不平总算顺利捞到了裙子,随之趟着水,努力摆出一副玉树临风的姿态走向那女人。 “哗哗”的趟水声,遮掩了他剧烈的心跳。 要说吕不平也算得上是花丛老手了,经常出入烟花之地。 但,却从来没有一个女人能够令他像今日这般激动与心动。 难道这是上天注定的缘份? 毕竟他以前从未离开过江南,这第一次出远门就邂逅了如此一个佳人。 “你……你……” 显然,女人有些吃惊,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 想道谢一声吧,这家伙分明就没安什么好心,打一开始就色米米的。 不闻不理吧,似乎有点说不过去,毕竟对方也是好心一片。 “没事的,小生总不能眼睁睁……啊啾!” 天气有点凉,衣服湿了个透,令得吕不平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见状,女人咬了咬嘴唇,犹豫片刻后态度终于有了松动。 “你这样会着凉的,本该带你回家换件衣衫,只是妾身目前也是寄宿在meimei家,有些不太方便。 要不……要不妾去拾此柴火,你也好赶紧将衣服烤干。” “多谢多谢!”吕不平喜不自胜,匆匆上得岸来。 一番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至少与美人儿搭上话了。 于是,女人将衣衫都收到盆中,然后在附近拾了一些枯柴干草搭了起来。 趁着吕不平没注意时,手指轻轻一弹,一点火苗弹出,干草当即着了起来。 这么点细节吕不平倒是没关注,机会难得,他自然要趁机摸摸对方的底…… “小生吕不平,江南人氏,不知小娘子如何称呼?” 女人犹豫片刻,终于报了家门:“妾名九娘,辛氏。” “原来是九娘……对了,刚听你说寄宿于meimei家,这是为何?” 这一点,乃是吕不平关注的重点。 一个成了亲的女人不在夫家呆着,却去meimei家寄宿,想来多半也是与丈夫闹了什么矛盾之类。 这不就有机会了? 什么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扯淡! 不知道强扭的瓜不甜么? 如若真的是夫妻感情破裂,与其痛苦一生,还不如快刀斩乱麻趁早了结,我吕不平不介意接盘。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她丈夫不在人世…… “公子,你我萍水相逢,素不相识,就不要打听妾的家事了吧?” “咳,对不住,小生只是顺口一问,还请小娘子勿怪。” 眼见吕不平还算彬彬有礼,辛九娘倒也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问道:“公子刚才说是江南人氏?” “对……等等,听小娘子的口音似乎也有一股江南韵味,难不成娘家也在江南?” “倒也没有,不过在江南呆了不短时间。” “原来是这样……” 吕不平还想攀谈,辛九娘却福了一礼道:“好了,多谢公子帮妾捞回衣裙。妾要回去了,公子珍重。” 说完,转身娉婷而去。 “九娘……” 眼见着九娘渐行渐远的身影,吕不平无比的失落。 不过,他没有死心。 待到衣服烤的差不多时便匆匆跑回客栈。 毕竟此镇不大,他相信一定可以打听到九娘的身世。 结果找伙计一问,伙计一脸迷糊:“辛九娘?难不成是辛十四娘的jiejie?” 辛九娘虽说来了许久,但几乎不与外人交流,伙计不知她的名字实属正常。 “辛十四娘又是何人?” “客官,这说来就话长了……” 伙计眉飞色舞讲起了冯生的旧案。 “据说这十四娘其实是狐仙,她重情重义,要不然那个冯秀才早就被官府行刑了……” “狐仙?” 吕不平一脸惊愣。 如若传说是真,那辛九娘岂不也是? 一想到这种可能,吕不平的心跳得更厉害了…… 倒不是怕,是激动。 于是,当即离开客栈,向着陌子鸣所居的小院走去。 此时,小院中。 小青装模作样,捧着一本摇头晃脑也不知在念叨什么,压根听不清。 她可没这么用功,而是白素贞给她布置的功课。 婴宁就自觉的多了,铺开纸专注地抄写着道德真经。 别看她个子小小的仿佛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就才艺来说别说小青,恐怕很多书生都远远不及。 一来天资聪慧,二来是她自己也感兴趣。 虽说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