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章 集结号 (第2/2页)
失控。” “不好意思啊!” 美女记者,没有想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主动小声安慰道。 “程老,您不必介怀。” “我们可以理解的,您继续说下去。” 深沉的声音,再次响起。 “当时我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空前的打压。” “某些人,为了让我们停止研究,甚至用了人身威胁。” “但是我们没有被吓住,继续我们的研究,因为已经到了临门一脚了,放弃就可惜了。” “我们厂毕竟有这么多人,总得生活吧!” “我们自发的分批出去做些小买卖,只为了有点饭吃。” “那时候运十飞机连购买航空煤油的钱都没有了,但总不能老是让它停在地上吧!” “万般无奈之下,我们决定让运十飞机机载八吨蔬菜去哈尔滨进行贩卖,赚一点小钱来购买航空煤油,继续进行各种科目的试飞。” 程老说完这一段,泪水已经流下来了。 “接下来……” ……… “后来我们没有办法了,飞机被拆了,厂区让给美国的麦道公司了。” “听说现在就是生产机翼,好像也快倒闭了。” 深沉的声音,夹着一丝丝幸灾乐祸,明显带有嘲讽的口气。 停顿了一段时间后,记者又好奇问道。 “那你们现在的公司为什么又把运十重新放出来了……?” 程老打断她继续的话语。 “我刚才不是说“运十”已经死了吗?” “所以,不要再提“运十”了。” 美女记者有些不甘心,继续问道。 “听说凤凰航空制造公司是一家外资企业,请问你们的老板………” 电视机的声音,已经嘎然而止。 所有在电视机面前的观众,或者说是听众,都大叹可惜。 “这么好的故事,居然就太监了。” “这哪里是故事,这明明就是真实的好不好?” 观众们的兴致也被提了起来,开始争相讨论。 …… 此时,上海的一栋筒子楼,一个小房间里,一台老旧的黑白电视机前,坐着一个瘦削的老人。 等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发现老友的声音已经不再响起,便站了起来。 此时家里人还没有回来,都在工作。 他孤零零的一个人,慢慢走到楼下,来到大街上,找到一个可以打电话的杂货铺。 “小文,你现在可以回来吗?” “对,我有急事找你。” 挂掉电话,他又开始看了看小本子,找到另外一个号码,开始拨号。 “喂,小朱啊!你今天可以来我这里吗?” “对,有紧急的事情找你。” 挂掉电话,又重复刚才的动作。 …… 晚上七点整,筒子楼。 楼底下已经聚齐了二三十个人,最年轻的都有40多岁了。 瘦削老人站在最前面。 “之前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吧?” 众人点头。 “今天上午,电视里面老程的声音,你们听到了吗?” 众人有些茫然和疑惑。 瘦削老人站直了身子,挺起胸膛,平缓了下自己的情绪,但还是忍不住用激动的口吻把话说了出来。 “老程说,运十己死了” 别人听到这话,可能不会有什么反应。 但是,这些戴着眼镜的中年汉子们却是默默的流下了泪水。 足足等了十多年,终于盼到了。 “运十殒,华夏殇。凤嘶鸣,涅磐生。” 这是完整的一句话。 是他们7000多人在散伙之前,定下的暗号。 这是集结号。 新的老板,没有抛弃他们。 又可以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为了同一个使命,共同奋斗。 瘦削老人等众人恢复过来后,再次激动的说道。 “老程下午给我打了电话。” “他说,我们要离开这里,离开上海。” “我们到海南去,那里会有崭新的房子,不要钱。” “老板还会给我们每个人20万的安家费。” 众人又是一阵惊喜。 这些年的日子,实在太苦了。 他们没有去合资飞机厂,只能做些小买卖,打些零工,维持家庭的最基本的生活。 “你们这些人回去后,把这些话转给以前的战友们。” “他们能回来,就最好。” “不想回来,千万别勉强。” “好了,就这些了,大家回去吧!” 众人在想,真有不回来的吗? 除非已经不行了,否则,爬都要爬回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