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章 风暴前夕 (第2/3页)
我给你们争取到了,到时候别让我丢脸。” 院长则立刻保证道,觉不负嘱托。 他回到学院立刻召集所有学者教授开了一次严肃的大会。 把前因后果,奖励级别都一一告诉他们。 会上,他要求所有的同事放下不必要的琐事,集合所有能用的力量进行最后五天的攻坚,必须把这个课题拿下来。 五天时间一到,四份文件摆在了周洪宇的桌面上。 第一份是人民大学的,它主要阐述了危机爆发后,在政治上应该怎么cao作,中国与各国之间,要达成什么样的协议? 需要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才能使政治利益最大化,在实质的利益描述方面却非常少。 这份文件直接被周洪宇拍死了。 果然是政治家的摇篮。 第二份是中央财经大学,它主要阐述了危机爆发后,怎样利用货币和金融手段套取最大的财富。 基本上是不择手段,有点激进,也没考虑爆露出来会发生的后果。 典型的管杀不管埋。 这个可以备选。 第三份是清华大学的,它主要阐述危机爆发后,怎样利用金融手段套取最大的财富,等对方奄奄一息后,再用套取的财富搜刮工业,农业等方面的产业。 这个有点搞头,可以参考。 最后一份是北京大学的,它主要阐述危机爆发前后,怎样用隐蔽的金融手段和货币手段榨取最大的财富。 等对方奄奄一息后,又用那些榨取出来的财富,搜刮一切有价值的工业,农业,矿产等等。 这个就有点像战争模式,打赢了还要让对方赔款割地。 有些残酷,但是周洪宇很满意。 一个小时后。 周洪宇来到会议室,对着四所大学派出的代表宣布名次。 第一,北京大学。第二,清华大学,第三,中央财经大学。 人民大学出局。 同时也把身份文件摆在桌面上,让他们互相传阅。 十分钟以后,各方代表心服口服。 要想赢得最后的胜利,果然要心狠手毒,残酷无情,毕竟资本就是无情的。 最后,周洪宇宣布将组成一个经济发展顾问团。 每个顾问将每年领取30万的顾问费。 前三名,依次可以有6名,4名,2名顾问。 会议结束,各回各家。 各代表回到各院校宣布研讨会结果。 有喜,有悲。 但是听到顾问名额后,就个个像打了鸡血般,完全不顾同事之谊,开始据理力争。 每一个人都表示自己当仁不让,谁都不服谁。 每年30万,相当于每年一个半套房,换作是谁都不能淡定啊! 周洪宇才不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回到家里便打电话,让古问天安排妥当后速回北京一趟。 这一次的论文竞赛,最委屈的莫过于人民大学。 上一次的研讨会他们还是冠军呢,这一次垫底。 心中的郁闷和悲伤,无以言表。 要知道国内的金融领域他们可是老大呀,这次太丢人了。 不是他们没尽力,是上面有约定,而且清华大学还无耻的插上一脚。 领导怎么想的,他们不管,他们要去争取自己的权益。 30多个教授和经管院院长静静的站在校长办公室门外。 他们不说话,也不闹,他们只要公平。 这一幕也发生在了其他3个学校里。 北大这边好一点,名额多一些,但是要求名额的至少也有十多个。 清华这边,院长独占一个,无人争议。 其他三个,所有人都表示不服,因为他们也尽了最大的努力,凭什么就不是自己。 中央财经这边就两个,校长表示参与研讨会者可以进行抽签决定。 总之,四所学校的校长都很头疼。 肇事者周洪宇这边也忙着汇总资料,精心策划着怎么参与此次的金融危机,以及危机后的应对方案。 四大校长和四大院长在北京大学机密会议室汇聚一堂。 四方人马各坐一方,北大杨校长率先发问, “你们四个院长都参与了此次研讨会。能否确定这是一次儿戏吗?或者说,这只是一次模拟演练?” 人民大学的经管院长站起来, “各位校长,我们经济管理学院大多数的教授和学者经过了长期的观察和验证,确定了此事发生的概率是极其高的,现在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不仅如此,很多欧美经济学者对此也表示东南亚出现了经济危机的前兆。” 清华大学经管院长站了出来, “各位校长,我承认我们学院第一次做出来的判断是错误的。” “后来我们根据东南亚各国公开的经济数据,以及它们的产业结构进行统计和分析,证明经济危机的苗头已经出现。” 杨校长把目光看向另外两个院长。 其余两个院长也同时点头。 杨校长继续说, “既然这次危机是大概率的事件,大家回去以后务必要保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我们四个校长,会后必须去一趟东南海汇报。” 所有人都点头表示同意。 “对于此次排名,你们有异议吗?” 其他三方摇头表示没有意见。 “对此事排名给出的名额,你们有异议吗?” 人民大学经管院长立刻站出来,他表示如果没有清华大学的插脚,至少还能有两个名额。 清华大学的院长也站出来说,北京大学既然是主办方,就不应该把名额给自己,导致僧多粥少。 北大经管院长,指责清华的要求太过无理,无耻。 况且,主办方也不是校方,只是一个教授私人行为。 ………… 也有人提出增加名额,最好所有参与者都可以享受顾问待遇。 杨校长斜眼憋了这人一眼。 你以为人家是做慈善的吗? 你以为这个顾问就是闲职吗? 你是把别人当傻子呢,还是自己当傻子? 四个校长其实都隐隐的知道周洪宇在高层里面的位置,他这一系列的安排,肯定不会无的放矢。 如果周洪宇是傻子,就不可能短时间创造出这么大片家业。 没有看见军部和政界,豪门世家都没去动他一根脚趾头吗? 难道那些人都是眼瞎了? 这么大一块肥rou,居然没有人去抢。 …… 最后,北大和清华决定各拿出一个名额给人民大学。 周洪宇其实就是随意的丢了这么些个名额让他们去争,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无的放矢。 不过这12个顾问后来居然都成了影响国内经济发展的大拿,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这可是他万万都没想到的。 这都是后事,暂且不提。 古问天回到纽约,吩咐所有人把股票出售尽快回笼资金。 两天以后所有股票全部出完,虽然有有些损失,那还是微不足道。 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