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10 独属于华夏的《功夫》内核! (第2/2页)
无趣。优秀的故事、角色和台词,再加上完美的节奏,正是《功夫》的成功之处!” 看着一路朝北的分析,网友们这才发现,原来简简单单的一部电影,竟然有这么多的套路。 “结构虽简单,但节奏让这个结构变得丰富起来。除此之外,《功夫》的所谓循环结构,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仔细观看可知,每个角色的出场,都有着细微的差别。 “斧头帮的出场,是以恶制恶的黑吃黑;苦力强等人的出场,正义反抗邪恶;天残地缺出场,则是一笔交易;包租公和包租婆的出场虽也是正义之于邪恶,但这一次却变成了正义对抗邪恶;再到火云邪神和主角的崛起,每一个所谓高手的出场,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而这些不同角色性格的不同塑造,又让这些差别继续扩大。这让人在观看看似循环的结构时,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疲惫……” 影评写到这里,网友们已然明白一路朝北想说什么了。 《功夫》的结构确实简单,但简单之下,却有着富有深意的妥善安排。 这种简单,正是为了剧情节奏而服务的! 明白了这一点,再往下看去,网友们便看到了“另一个世界”。 “《功夫》这部电影的主旨很好理解,就是‘如何战胜邪恶’,也就是正义对抗邪恶。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句台词第一次出现,让少年男主领悟了最本真的善良与责任感;第二次包租婆提及,则让已经加入斧头帮的男主内心动摇,记起初心,明确了自己的方向,他需要毅然走入地狱,蜕变自我,才能维护正义。所以男主打向火云邪神的那一棒看着才一点也不突兀。 “然而电影到这里却没有结束。虽然男主用如来神掌打败了火云邪神,但真正让火云邪神屈服的,并非强大的如来神掌,而是男主的那句话——‘想学啊你,我教你啊’。他是被这种碾压级的觉悟和境界打败的。这种更宏大的心,更宽容的善,最终折服了煞气滔天的邪恶。 “善是始终向往和平的,功夫越高,便应该懂得和平的可贵。这便是《功夫》最后的升华——止戈为武。华夏武侠,讲的便是一个止戈为武,东方武侠的深层价值观,便是‘和平’。 “所以《功夫》宣传称自己为‘华夏特效片’,这并非刻意营销,而是《功夫》确确实实是独属于华夏的,其他任何国家也拍不出来的特效片! “……《功夫》用一种好莱坞式的手法,拍出了一部反好莱坞内核的电影。如果华夏能有更多的电影如《功夫》一般璀璨,那华夏电影向外传播,追赶甚至超越好莱坞,也绝对不是一句口号! “……” 一路朝北长达上万字的影评,从故事、结构、内核等多个方面,彻底解析了整部《功夫》,让许多看完《功夫》但并不太懂电影内涵的人恍然大悟。 啊~~原来这特么是《功夫》啊! 止戈为武, 独属于华夏武侠的一种精神, 外国人永远也无法理解的一种精神境界, 这才是华夏特效片啊! 因为一路朝北的这篇万字影评,本就火得不能再火的《功夫》又一次出圈了! 一部影视作品,如果它只是优秀的,那么必然有一个极限在那里。 然而,若是这部影视作品有了其特殊的含义,那么它便将没有极限。 就像《战狼2》,就像打开了华夏科幻大门的《流浪地球》。 它们本身或许并不值那么高的票房,但它们背后的特殊意义,让人们愿意为它贡献微薄之力。 此时此刻,《功夫》同样被赋予了这样一种特殊含义。 华夏特效片,华夏武侠的又一次巅峰之作! “不支持不是华夏人”啊! 在这样一种风气之下,票房涨势已经渐渐平息的《功夫》,猛然间又爆发了第二春。 很多人甚至是在听完解析后,第二次第三次进电影院重刷《功夫》,体会其中细节和武侠精神! 到正月十五,短短五天时间,《功夫》的票房直接超过了50亿,朝着55亿冲刺。 而年节刚刚过去,正月还没出,《功夫》便突破了60亿! 刷新华夏电影票房纪录! 举世震惊! —— 大年二十一,风平浪静。 华夏电影官方媒体“华夏电影报告”,忽然发布了一条微博。 配图为数匹骏马竞赛,“门生”、“穿越”等赛马气喘吁吁,唯独最前面那匹名为“功夫”的红色大马,游刃有余,风驰电掣! 而正文,只有简简单单的四个字: 一骑绝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