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四章 再收四将 (第1/1页)
张俨心中亦赞,谓张任道:“蜀中诸将,望风而降。” “汝尚且与吾帐下赵云、张绣师出同门,何不早投降?” 张任睁目怒叫,道:“忠臣岂肯事二主乎?” 张俨抚掌笑道:“汝不识天时耳。” “降即免死。” 张任哼了一声,道:“今日便降,久后也不降!可速杀我!” 张俨怜其才,不忍杀之。 赵云、张绣亦求,只得将之暂且关押了事。 雒城中刘循看到众将已失,麾下兵力也大为减少,知道这雒城已无再守之可能,只弃城而逃。 张俨得了雒城,乃重赏诸将,杀牛宰羊犒劳麾下士兵。 …………………… 雒城已得,又聚麾下文武众将商议。 贾诩建言道:“雒城已破,成都只在目前;” “惟恐外州郡不宁,可令张翼、吴懿引赵云抚外水江阳、犍为等处所属州郡。” “令卓膺引黄忠,抚巴西德阳所属州郡,就委官按治平靖,即勒兵回成都取齐。” 张俨听之,当即下令。 黄忠、赵云领命,各自引兵去了。 张俨箕坐于堂上,问道:“前去有何处关隘?” 蜀中降将吴懿出列,答道:“止绵竹有重兵守御;” “若得绵竹,成都唾手可得。” 张俨便商议进兵。 法正却是不甚认同,向张俨作了一礼,道:“雒城既破,蜀中危矣。” “主公欲以仁义服众,且勿进兵。” “某作一书上刘璋,陈说利害,璋自然降矣。” 张俨出征以来已经折损了不少的战士,其中有一些还是。从雁门就跟他出来的老兄弟,他也有了些不忍心。 如果能不战而下人之兵的话,张俨自然是同意的,便赞到。:“孝直之言最善。” 于是,张俨允许法正写书遣人径往成都,希望那刘璋能投降。 却说刘循失了雒城,忙逃回成都见父亲刘璋,并禀报说雒城已陷。 刘璋闻此虽然心里早已有了准备,但是听说了儿子此言之后仍是大惊,慌聚众官商议。 从事郑度献策道:“今张俨虽攻城夺地,然书中的道路难行,所以他此番出战的兵力并不甚多。” “加入张俨入蜀的时间尚短,蜀中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 “不如尽驱巴西梓潼民,过涪水以西。” “其仓鹰野谷,尽皆烧除,深沟高垒,静以待之。” “张俨若至请战,勿许。” “骠骑军久无所资,不过百日,彼兵自走。” “到时候,我乘虚击之,张俨可擒也。” 刘璋听了之后有些不忍心,并不是对张俨不忍,他恨不得骠骑军的人都去死。 刘璋舍不得的是这些蜀中的民众,他不是一个完全没有见识的州牧。 他知道,两军作战之下,如果他们真的走到了坚壁清野这一步,骠骑军如果没有了粮食,必定会纵兵抢掠,这个时候蜀中百姓难矣。 因为到那个时候,张俨肯定已经不管什么仁义了,他们首先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活下来。 刘璋说道。:“不然。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备敌也。” “此言非保全之计。” 正议间,人报法正有书至。 刘璋唤信使入。 信使入干堂中,置上法正书信。 刘璋取信于手,拆开视之。 刘璋只见信内写道:“昨蒙遣差结好骠骑将军,不意主公左右不得其人,以致如此。 “今骠骑将军眷念旧情,不忘同僚之谊。” “主公若得幡然归顺,量不薄待。望三思裁示。” 刘璋大怒,扯毁其书,大骂:“法正卖主求荣,忘恩背义之贼!” 两军对战,不杀来使,刘璋遂逐骠骑军使者出城。 刘璋愤怒难平,即时遣妻弟费观,提兵前去守把绵竹。 费观举保南阳人姓李,名严,字正方,一同领兵。 关注公众号: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刘璋许之。 当下费观、李严点三万军来守绵竹。 却说张俨军马在雒城驻扎着,只等待刘璋的决定。 数日后,送信使者归。 法正所差下书人,回报说道:“郑度劝刘璋尽烧野谷并各处仓廪,率巴西之民,避于涪水西,深沟高垒而不战。” 堂中之人听得使者此言,皆大惊,只有张俨、贾诩、法正三人岿然不动。 赵云向张俨进言道:“刘璋若用此言,则吾军势危矣!” 张俨笑道:“三弟多虑矣。” “此计虽毒,刘璋必不能用也。” 众人不解,问之。 张俨答道:“刘璋乃是君子,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众将:“…………” ………………… 不一日,东厂探子回报,刘璋不肯迁动百姓,不从郑度之言。 骠骑军文武将佐闻之,方始宽心,更觉主公高深莫测。 劝降之事已不可行。 法正进言道:“主公,可速进兵取绵竹。” “如得此处,成都易取矣。” 张俨从其言,遂遣黄忠、徐荣领兵五千为前部,他亲领大军为中军,即日前进绵竹。 费观听知骠骑军大将黄忠、徐荣领兵来,即差李严出迎,并给三千兵。 李严领三千兵出城,与黄忠、徐荣对战。 两军射住阵角,各布阵完。 黄忠出马,与李严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败。 张俨在阵中见此,便教左右鸣金收军。 黄忠回阵,问道:“主公,某正待要擒李严,何故收兵?” 张俨摆手,说道:“吾已见李严武艺,不可力取。” “来日再战,汝可诈败,引入山峪,出奇兵以胜之。” 其实,张俨明白再斗下去,不出几十回合,黄忠肯定能拿下李严。 但是自从知道郑度向刘璋献上了坚壁清野之计后,张俨就已经觉得有了几分紧迫这。 此战的时间拖得越久,张俨也就越害怕刘璋会接受那条计策。 这对于张俨来说,会是一个极大的麻烦。 所以向不愿意再在这里浪费时间,只希望尽快拿下这绵竹,好进军成都。 黄忠见此,只得领计。 次日,李严再引兵来,黄忠又出战,不十合诈败,引兵便走。 李严赶来,迤逦赶入出峪,猛然省悟。 既然已经省悟,李严便急待领军后撤,只可惜前面徐荣引兵摆开。 张俨自在山头,喊道:“公如不降,两下已伏强弩,欲以你之人头祭旗矣。” 李严听言,慌下马卸甲投降。 张俨允李严降,且其麾下军士不曾伤害一人,乃令其统领。 李严见张俨待之甚厚,心中感动,当下敬服。 既已投到张俨麾下,便一心一意建言道:“费观虽是刘盖州亲戚,与某甚密,当往说之。” 张俨亦许之,允李严回城招降费观。 李严再入绵竹城,对费观明言:“吾已降于骠骑将军矣” 李严并言:“骠骑将军如此仁德;” “且骠骑军之强,世皆知之,绵竹、成都旦夕可下。” “费兄今若不降,必有大祸。” 费观听其言,思量再三,终究开门投降。 李张俨遂率骠骑军入绵竹,厚赏李严、费观,仍令领其本部兵马。 两将叹服,口称主公,愿为张俨效死力。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