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伐柯人选 (第1/1页)
回到客厅后,三人又聊起了一些家常,看着天色已晚,未来岳父大人已经端起茶杯在喝茶。 张俨站起施礼道:“伯父,现在天色已晚,小侄就不多打扰二位了,改日再来拜访。” 郭蕴闻言点头,道:“贤侄可先行离去,但是要记得学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年轻应多读经典,增进知识,对你以后大有益处。 张鹏点头应是,与其行礼作别。 郭蕴让郭鸿将他送至门外。 看着张俨骑上乌云马,哒哒哒,哒哒哒走远了,郭鸿才回来拜见父亲。 “那张俨看到你meimei的长相作何表现呢?” “儿子找到他时,他还是一副神不守舍的样子,看来是与meimei看对了眼。” “如此甚好,上次你meimei也看上他了,这厮倒是长得一副好皮囊,高大威猛的,你meimei很喜欢他” 郭鸿也感到很欣慰,道:“相互喜欢的话,夫妻两人倒是能相处的融洽些。” 郭蕴点了点头。两人都是过来之人,自然知道夫妻相处的关键所在。 “为父还没有问过你,你觉得张俨为人如何啊。” “父亲看好的人料想是不错的,儿子看人的眼光,如何能与父亲相比。” “你我父子二人说这些不等用的做什么,我让你说你便说。” 郭鸿考虑了一下,道:“别的看不出来些什么,但是这人也算得上是谦恭有礼,不是寻常的粗莽军汉,meimei嫁给他,当不至于受他欺负。 而且根据父亲给我的履历来看的话,他也算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另外,他还敢私留着战马物资也是个有野心的,主要还是看他这个野心控不控得住。” 对于儿子的点评,郭蕴也颇以为然。 “毕竟也是个小士族,那张家传承也有许久了,底蕴在那里,礼仪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郭蕴喝了口茶,顿了顿有些伤感的说:“至于野心,鸿儿,你还是没有看透这个天下,这天下已经有了大乱的征兆,我大汉朝的国运怕是要散了。” 郭鸿看到父亲有些感怀,宽慰道:“煌煌大汉四百余年,比起前朝来说,已经是不知道长到哪里去了,父亲也不必过于难过。” 在儿子面前,郭蕴也不太愿意露出脆弱的一面,缓了缓便接着道: “我还打算国家动乱,就回家去闭门读书,再也不出世了,只是为了你们兄妹二人cao劳至此,现在那张俨看来也是有个野心的,为父身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了。” 父亲的话让郭鸿感觉有点惶恐,连忙俯首道:“孩儿等不争气,让父亲cao劳了。” 郭蕴毫不介怀地挥了挥手,道:“说这些做什么,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而已。” 最后,郭鸿深深地叹了口气,道:“但愿此次婚礼顺风顺水才是好,如若再出什么事情,meimei就再难嫁出去了。” 说起这个父子二人皆低头叹息不已,就这个事情可真是cao碎了父子两人的心。 。。。。。。 张俨骑着乌云马,回到了家中。 刚回到家中就听门房说,父亲母亲正在书房等着他,让他回来以后马上过去。 张俨把乌云马交给了仆从,叮嘱仆从细细照顾,再喂些草料,自己抬脚就往父亲的书房走去。 进了书房,看到父亲母亲都在。 张俨打趣道:“辛苦父亲母亲在此等候多时了,孩儿已得胜归来。” 高氏看到儿子如此兴高采烈,不由好奇的那郭家的淑女长得样貌如何。 问道:“儿子,那郭家的淑女,可还称你的心意啊?” 张俨脸上的笑容都收不住了,道“得心称意矣,正所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啊。” 说罢,想起郭家淑女的样貌,张俨一时之间又陶醉了。 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没问到郭家淑女的名字呢,真是可惜。 高氏闻言,呸的一声:“父子俩一个德行,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你们父子俩聊一聊吧,料想你们也该有事情要商量,为母去给你张罗些饮食,想必最近郡守府吃的不饱吧?” 高氏边说边带着婢女出门去了,远远的还听着她传来一句。 “你这父亲也是当年第一次上我家也是,牛高马大的人吃了两小碗就说他饱了,这如何能行。” 。。。。。。 “说说吧,怎么了?” “花容月貌啊。” “为父问你这个作甚,问你有什么要和为父商议。”张鹏笑骂道。 张俨就把郭蕴跟他说的事情,细细的说了一遍。 “原来如此。”听完儿子的话,张鹏点头表示理解了。 “父亲要找伐柯的人的话,让师傅替我去不可以的吗?为什么郭伯父显得如此隆重。” 张俨心想,不就是个媒人嘛,他有些理解不了。 “你个憨货,这伐柯的人可不是个好找的,为父与你师父说到底都是那郭蕴的下属,那郭蕴也是个有头有脸的封疆大吏,轶比二千石。 郭氏家族更是一个庞大士族,传承千年,若是让你师傅去伐柯,怕是那郭蕴会有怨言啊。” 张鹏为儿子细细讲明其中的道理。 “那父亲,我们如何是好。” “虽然为父不认识什么大儒,但是要是说伐柯的人选的话,为父,倒是也有一个好人选。” 张俨有些好奇自家还结交了如此的人物。 “敢问父亲说的是谁。” “并州刺史张懿。” 张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们家妻那张懿难道还有什么渊源,他如何肯替我伐柯?” 张鹏为儿子细细解释道:“为父当年在张懿刺史的麾下任职,这身军功就是在那时候积攒下来的,不然你以为为父这个郡尉是白捡来的?” 和所有人想的不一样,现在的并州刺史并不是丁原而是张懿。 中平五年(188年)三月,并州刺史张懿在抵御胡人的进攻时,战败被杀。 于是,丁原才继任为并州刺史。此后,官拜骑都尉,屯兵在河内郡,期间任命吕布为自己的主簿,十分亲近。 中平六年到了189年,汉灵帝驾崩,丁原受何进之召,烧孟津,并带兵到洛阳诛杀宦官,但事情被何皇后制止,转拜丁原为执金吾。 也就是说,丁原总共只当了1年的并州刺史。 其实现在这一个时期,并州边境的压力其实非常的巨大。 鲜卑人,匈奴人与乌桓人不断的侵蚀边境,很多郡县其实都已经丢失了。 只是朝廷昏庸,边境无力反攻而已。 战功卓著,被称为凉州三明的段颎,曾经上书提及边境2000余里被胡人侵蚀,其中并州的云中郡和五原郡,已经基本上被匈奴等部落侵蚀,可惜朝廷昏庸对于他的上述并没有理会。 这张懿也勉强算得上是一个名将,最后也战死在了与外敌对抗的战争中,可谓是一个民族英雄了。 想不到自己的父亲竟然还在他的麾下做过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