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二章 艰苦奋斗不能丢 (第1/2页)
杨正东陪着众人到了食堂。 自然也是先参观了一下,杨正东也讲了一下当初建立食堂的目的。 只是想给孩子们弄个食堂,让他们吃饭不用发愁,也能吃上更有营养的午晚餐。 没想到搞着搞着,竟然弄成了大食堂的模式。 郭亮等人微微笑着点头,然后去看了孩子们吃饭的地方。 窗明几净的窗口,都用透明的玻璃隔开,里面的负责打菜的妇女,都穿着白大褂带着帽子,还挂着口罩,这卫生标准就是一般的机关食堂也比不上。 这个点还有不少孩子在吃饭,他们看了看饭菜,有馒头、大饼、包子、米饭,还有几种荤素搭配的炒菜,味道闻起来都不错。 孩子们基本上都是三菜一汤,然后主食选择馒头或者米饭的居多。 这三个菜两荤一素,都是时令蔬菜,rou也是本地的猪rou和牛羊rou,虽然他们不太懂营养餐是什么,但是看这菜确实还是比较不错的。 又问了问价格,一份这样的套餐只需要五毛钱。 这也是本学期刚调整的价格,杨正东和王成枝等人商量定的。 学生食堂本就是普惠,让孩子们能够吃的更有营养,挣钱绝对不是目的。 现在大食堂的营收,主要来自日常的大众消费和他们的主厨团队,再挣学生这点钱就说不过去了,所以食堂直接降到成本价,当然质量绝对还是过硬的。 郭亮点了点头,又跟着他们参观了其他的厅。 这时间也有不少村里人在这吃饭,大多数都是下工点上两个炒菜,大家喝瓶啤酒解解乏。 看到一帮人进来,还有点懵头,听说这些都是领导,立刻显得有些拘谨起来。 毕竟华夏的传统中,官这个字还是很神圣的,一般人都会在心中仰望。 不过郭亮很亲民,坐下就和几位村民热络的聊了起来。 弄得杨正东一脸的苦笑,这老头儿还真把自己当考察来了,走哪跟人聊到哪,当g的可能都有这种爱好吧。 不过也没什么了,倾听一下底层群众的声音也是好事儿。 不过他准备的饭,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王成枝等人正在厨房里,一脸犯愁的表情。 也不知道自己老师犯得哪门子邪,非要让他们做一顿匪夷所思的饭菜招待领导。 这玩意儿现在他们都不吃,领导能吃的下去吗? “家辉,你说老师这是想啥呢?” 王成枝用手中的抹布习惯性的擦着灶台问道。 “老师肯定有自己的打算。” 陈家辉是坚定地挺师主义者。 “我就知道问你也是白问!” 王成枝叹了口气,又看了眼那筐东西。 真不知道为什么给人领导吃这个。 现在村里老百姓也很少吃这个了。 “成枝,成枝?” 外面传来老支书的呼喊声。 “诶,七叔我在这呢!” 王成枝赶紧放下抹布应声道。 “他们就在大厅吃,正东说让你上吧,拿东西都做好了?” 老支书在门口探着头问道。 这厨房规矩比较大,他从外面回来不能直接进去的。 所以只能站在门口,扒着门朝里面问。 想要进去的话,还得洗澡换衣服,规矩弄得他都嫌麻烦。 “已经做好了,七叔,这真行吗?” 王成枝再次没底的问道。 “正东说行一定行,你就上吧,出了事我担着呢!” 老支书心里也没底,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 事情已经到这份上了,不行也得行。 希望那些人牙口还不错吧! 此时杨正东正陪着众人坐在大厅,聊着村里的一些事,还有学校的事情。 郭亮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会问一些问题。 他其实最关心的还是义务教育的实施。 这也算是开了国内的先河了。 幸好杨正东弄得是私立学校,如果真有公立学校将这种报告打上来,他头上的头发估计又得少一大批,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的钱啊。 但是这个义务教育,确实是个好政策。 如果国家全面实施,肯定可以减少很多辍学率。 从本心来讲,他是非常想将义务教育全面推行开的。 只是这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情,回去进京先跟上面的人提一下。 如果国家有余力做这个,他一定要为全国的孩子争取下来。 几个穿着洁白围裙、带着帽子口罩的大姐过来,将手里的东西依次摆在桌面上,都是整筐的往上端,看到筐里东西的所有人都惊得睁大眼睛。 当然还有好奇,不知道梦溪村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然后每桌下一轮又是四个粗瓷大碗,也是砰砰砰的放在桌子上。 最后是个大盆,然后就再也不见有人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