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发前往梦溪村 (第2/2页)
正东的家乡在平安乡梦溪村,距离县城约50公里,县城到梦溪村山路能够占到90%以上,但是不算太难走,沿着河谷的话,基本不需要打隧道。” 童阳生快速的说明着。 杨正东也惊讶的看着老童。 没想到这些数据他张口就来。 “郭总,投资有点大啊!” 李先余一脸纠结的说道。 “还可以吧,以后高速公路将是交通的主流,现在修故城还能占个先机!” 郭淮安不慌不忙的笑着说道。 “这件事我自己做不了主,需要向省里汇报要支持!” 李先军再次沉默了几分钟说道。 “没问题!我会在梦溪村住上几天,正东不会嫌弃吧?” 郭淮安笑着向杨正东问道。 “郭叔说哪的话,我欢迎还来不及呢!” 杨正东赶忙笑着回答道。 “那好!我现在就去找郭省,可能今天晚上会连夜向省里做汇报,还请郭总等我的好消息!” 李先余说做就做,立刻就打算去找领导。 几人又简单聊了两句,李先军就拉着童阳生回宾馆去了。 看来今天童阳生又不用睡觉了,杨正东看着匆匆离开的两人猜测。 晚上杨正东没回去,也是住在了招待所里面,大致听了一下郭淮安对于物流的规划。 他也算是大手笔了,将所有能够拆出来的资金,全都拆了出来,在全国布局五个基地,分别是东南的羊城基地、西南的蜀州成都基地、还有华北的这个基地,西北的基地意向在三年内,到甘州地区布局。关东也会在三年内布局一个针对鹅国和北高丽的外贸基地,可以说版图从开始划定就是冲着全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来的。 杨正东前世对于物流研究不多,仅限于知道一些皮毛,当下将这些运营方式,包括城市中转站和全国网点最后一站的理解介绍了一下,郭淮安那些专业团队的成员自然是赶紧记录,总体的布局定下来,具体的细枝末节全要靠他们这些人来填充。 而他们现在最欠缺的,也就是具体到基础层面的设定。 这些需要经验积累和长期的实践才能得来的,能够有人讲出来自然会省去他们很大的麻烦,剩下的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完善设定,然后就可以直接推行下去了。 看来这位小董事…… 也不是吃闲饭的! 第二天醒来,杨正东还是坐着郭淮安的车,在那些各层领导的陪同下,针对物流基地这个项目进行实地考察,选择的地方都是平原和山区的连姐地。 这些地方区位比较合适,交通也会比较方便,而且也具备大量的闲置土地,基本上不会占用良田。 等考察完之后,郭省和李先军过来,将省里的决定告知郭淮安。 同意修建一条高标准的高速公路,连接到南北的高速大动脉京粤线上,这边则直接穿过梦溪村,和晋州、豫州交界的东西大动脉高速打通。 全部费用由省里协同故城来担负,争取三个月完成规划,一年内开工建设,最多不超过三年完成这个项目。 为了表示对郭淮安的支持,以征服担保的形式,为郭淮安华北中心基地建设,提供十亿的建设资金。虽然相比较两百亿的总体量,这点就是杯水车薪,但是也算是表达了对于这个项目的支持。 郭淮安当即表示了同意,只不过要求将高速公路的修建时间压缩到两年,因为他有信心在两年内全面完成物流基地建设。 至于后面怎么谈,杨正东就不知道了。 相信政府也会想办法克服困难的,毕竟这是已经到嘴的鸭子。 想前世的时候,基建狂魔的名号震惊天下。 按说,也该出现在这个时空的华夏了。 毕竟在华夏,只要是想做,就没有华夏人做不成的事情! 下午的时候,双方签订了项目意向书,算是将这件事敲定了下来。 所有人都很高兴,因为这速度绝对是太快了。 简直有些快的超乎想象! 在场所有人都很高兴,郭省提出办个庆祝宴。 不过郭淮安给拒绝了,因为还要赶去梦溪村。 郭省打听半天才知道,梦溪村是杨正东的家乡。 这位来自港岛的老总,打算和梦溪村合作蔬菜种植基地。 过去就是商量这件事情的。 郭省当即拍板,要跟着一起去梦溪村转转,正好看看农村的风土人情。 这一决定直接将其他人给打了个措手不及。 杨正东也是苦笑连连,赶忙通知老支书准备一下。 县里自然也要先通知乡里接待。 因为物流这个项目平安乡基本上没可能,所以根本就没人过来。 一通折腾之后,车队又再次出发了。 目标自然是——梦溪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