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0章 浮生一片云 (第1/2页)
没空接受采访? 开什么玩笑。 一帮记者不信,要知道他们算是提前预约,如果有心接受采访,完全可以在活动之后,另外安排一个时间。 现在却拒绝了…… 一个小明星,也敢耍大牌? 信不信他们火上浇油,在报纸上跟风抹黑一把。 “公允”地“引导”舆论,可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看似不偏不倚的立场,完全可以通过玩弄文字,把正面的印象,全部偏向负面去。 行政部门似乎也有这方面的担心,所以在委婉拒绝之后,又连忙补充起来,告诉一帮记者,周牧现在在德州。 在德州参加一个活动…… 商演么? 一群记者挂断了电话。 冷不防,有人睁大了眼睛,想到了一件事情。 现在的德州,应该很热闹才对。 他归属的媒体公司,由总编出马带上几个精兵悍将,早早就已经赶赴德州,等待一个活动的开启。 该不会…… 那人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旋即,他被自己荒诞的想法逗笑了,晃了晃脑袋,拍了拍脸颊,让自己清醒点。 两件事肯定不挨着。 说不定周牧,在给某个小商场,开业剪彩呢。 而他的总编。 这个时候,肯定在德州最大的文化纪念馆中,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僚,严阵以待。 这个文化纪念馆,占地面积超过十万平方,这是一个综合建筑体,位于德州城的西郊,囊括了七八个山丘。 以一座草堂为核心,向四边的山峰扩建。 今天早上,上万市民汇聚在纪念馆中,参加一个盛大的活动。 其中包含了来自国家级文化部门的官员,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文化名人,以及社会各阶层人士。 几百个记者从山门方向,一直延伸到了纪念馆内部。 几乎每个人角落,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或是拍照,或是直播,或是采访…… 各个市民、文化名人、社会阶层人士,包括相关部门的官员,也在积极配合,有问必答。 大文豪张博,一百五十年诞辰。 这样的世界级文化名人,不仅仅是整个德州地方的骄傲,也是国家的名片,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更何况,逢五小庆,逢十大庆,这是惯例。 更不用说,一百五十年,也是非常有纪念价值的数字。 所以从高层到民间,都自发地cao办起来。哪怕是大白天,国家电视台直播,收看的人数也不少。 一些人更是在网络上,纷纷发表感慨。 “崇道公千古!” “伟大的文人,需要时刻铭记!” “小说家第一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用一辈子书写了一本书,让无数人研究了一辈子……” “楼上说的不对,其实除小说以外,张崇道也有不少文章传世的,你们不知道吗?学生时代,背得头疼……” “对对对,全文背诵,脑壳痛。” “……现在照样要背。” “哈哈,已上大学的路过,辛苦学弟学妹们了。” “……” “越是在一个躁动混乱的时代,越需要一个沉静倔强的灵魂。” “在苦难与信仰之间,铸就了文学史上的丰碑。” “……” 网上的讨论热闹。 现场的人群,更是十分激动。 许多人拖家带口,一家老小齐全,慢慢走近纪念馆。 在纪念馆门口,那是宽阔的广场。 一尊巨大的石头雕像,耸立在最中间位置,这自然是大文豪张博的肖像。相貌端庄儒雅,胡须垂胸,风范十足。 走过雕像,就是十二根擎天大柱,支撑起来的大门,分别开了十几个缺口,现在全部打开了,让大家可以从不同的方位进去。 当然,有安保人员,从中限流。拉着警戒线,一波一波地放行。 一进门,大厅空旷,一本“书”,映入大家眼帘。 所谓的书,其实是雕塑,金属雕塑,铜合金铸成的东西,呈厚厚的书本模样。 在“书本”矗立,在封面位置,书名字体潦草。 但是几乎每个进来的人,哪怕辨认不出草书来,却也知道这几个是什么字。 这是书名,一本小说。 这本小说,被世人奉为,千古第一奇书。 围绕这本小说,养活了许多文学评论家。以至于到了现在,这本书也发展成了一门学问。 海内外,全世界,许多人推崇备至。 有人统计过,这本小说翻译不同的语言,畅销一百六十多个国家,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在不同的国家推出新版本,都会登上那个国家的畅销书排行榜。 这算是奇迹。 也是世界级大文豪的影响力。 纪念的活动,从早上一直进行到下午,浓烈的气氛,才慢慢地淡化了几分。一些市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