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五章 冷处理的后果 (第1/2页)
大汉钢铁直男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五章冷处理的后果“张远知道之后什么都没有做?” 建章宫玉堂殿上,刘彻盯着下方的一名绣衣使者问道。 卫青也站在一边,刘彻并没有想要让卫青回避的样子,不过今天过后这名绣衣使者就不能继续使用了。 “仆不敢胡言,太学丞吾丘寿王将事情禀报给太学令张远后,就回去了自己的官署,我们自己的人试探着问了问太学丞。 太学丞说暂时先不管,还说这是太学令张远的意思。 另外杜县县府传来消息,说是太学令张远下令说要赔偿给死去考生万钱。” “行了,你下去吧,继续派人盯着太学。” “喏。” 脸色难看的不止卫青一个,刘彻也在想自己将太学交给张远到底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而且已经在考虑太学令这个位子谁坐上去最合适了。 “陛下,臣认为应该再给太学令一些时间,换做是旁人说不定这个时候就会做一些过激的行为。 安抚死者估计是不想让事情闹大,臣想陛下应该也不想看到太学令张远让人在杜县大肆抓捕那些传谣的考生。” 刘彻头疼就头疼在这个地方,现在还有一支宫卫握在张远手里,让那些宫卫造反他们不敢,可是抓一些闹事的学子算得了什么。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汉官员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抓人,刘彻心里面明白的很。 可是不抓就更蹊跷了,这种蹊跷会让刘彻觉得里面真的有些东西可以挖掘。 另外为什么要赔偿给那个自杀的考生啊。 这天下自杀的人多了去了,自己的生命自己不珍惜,跟别人有什么关系? 狗急了会跳墙,兔子急了会咬人。 难不成张远是担心自己没有抓到主要的人,会惹起更大的反应,亦或是让真相直接就浮出水面? 谣言一直传播下去那就是谣言谁都没有证据,张远这才懒得管,也不去激怒那些传谣的人。 刘彻心里面越想越偏,一时之间忘了刚刚卫青说的话。 至于到底谁在推动谣言的传播,刘彻在意么?他一点都不在意。 古今最自信的帝皇,刘彻能排的上前五,他只会认为谣言干扰不了他的判断,他的判断才是对的。 “陛下!” 卫青头一次在刘彻面前硬了一回。 “嗯?” 刘彻眉头一皱盯着卫青。 “还请陛下给太学令一些时间,说不定太学令能有更好的办法。” 卫青壮着胆子说道,这个时候的他可跟在战场上面驰骋的卫青差别大上太多。 “那就看在你的面子上,三日为限,不行就换人,朕还不信了,大汉只有他一个张远不成?” cao控他人命运的感觉就是这么好,刘彻已经认定了张远有鬼。 张远要是知道刘彻这么想,估计直接泪流满面,真的是人从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臣替太学令谢过陛下。” 为了保密,卫青得在宫中待上三日的时间,刘彻没有禁足卫青,完全就是卫青自己自觉。 卫青已经打定了主意,就在太仆官署内,静坐上三日,不上朝不处理政务不见外人,完全跟外面隔绝开来。 审时度势并且知进退才是卫青最大的优点。 他是大汉最好的统帅,他也是最好的臣子。 不养家臣,不结交高官,不与自己的jiejie卫子夫私下见面。 要不是因为跟张远的关系太过亲近,刘彻心里面不会对卫青有一丝一毫的不满,也不会有这一次试探。 杜县。 放榜的这一天已经过去了,朱旦的尸首已经在杜县县府内放了整整一天。 但是今天杜县的县兵弄了一副棺椁存放朱旦的尸首,并且弄了一辆马车,将棺椁弄了上去。 由一名太学的官吏加上四名县兵押送。 这五人的目的地自然就是上党郡涉县,朱旦的家。 正处在风口浪尖的时候,杜县县府的做法自然引起了他人的注意,张远下令要赔偿朱旦家人万钱的事情也传了出来。 这下子真的是激起了千层浪,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张远心里面有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