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蓝之夜_第024章 暴雪天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24章 暴雪天气 (第1/3页)

    广告词里有这么一段,今年过节不收礼呀,收礼只收脑白金。礼品,是联络感情的好东西,可以增进友谊,回报恩情。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9月中旬,佳名花园三期主体结构在文韬两任工程部经理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全面封顶。

    这是文韬推出的多层和高层混合楼盘,共计十五栋楼,多层十栋,高层五栋,整个盘子南低北高,采光充足,布局合理,容积率不大,绿化率较高,濒临大海,与一二期相比,明显上了一个档次。

    虽有秋老虎肆虐,也阻挡不住人们看房的热情。

    金九银十,正是售楼的旺季。营销部带领着一拨一拨看房的人们来到现场,看周边环境,看精装样板间,看风水,看施工质量,好不热闹。

    早在2004年下半年做地下车库止水帷幕和基坑开挖时,刘裕后和林若然就挑选了两栋多层住宅楼作为蓝色港湾项目的工程款抵顶。

    如今房价每平米上升了不到两千块钱!看着如此好的行情,考虑到手头的资金还算充裕,刘裕后决定再压一年,除非到关键时刻,否则不会出手。

    因为此时房产成了最保值,升值潜力最大的商品。

    由于刘锦城驻守蓝色港湾,小伙子又要筹备十月份的婚礼,所以三期工程前期由丛容驻扎现场,刘锦城和张德仁两人兼顾着,毕竟前期的事情较少,何况王俊和赵陪军他们都给面子,现场施工还算顺利,没有过分为难的地方。

    刘裕后安排林若然去联系文韬营销策划部的销售渠道,暂时还没有眉目。按照他的预计,明年的这个时候房价还会再长一千!

    留金子,留银子,不如给子孙留房子,此时的房子是最好的礼物,也是父母送给子女最好的彩礼,嫁妆!

    刘裕后给老领导在佳名花园三期里最好的楼层,最好的位置留了一套房产,虽说只有九十来平方,但是大两居的全明户型。

    方正的客厅,两个向阳卧室,宽敞的厨房和餐厅在一起,属于典型的两厅两卧一卫一厨的户型,关键是打开客厅窗户就是大海,距离大海只有一步之遥,真是有这样的钱绝对买不到这样的景致。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套房子就是一个颐养天年的好地方,走出东大门,沿着海边的石板路观潮看海,听涛望浪,真是不错的养生之地。

    又是一个夜晚,提前要约的刘裕后来到了老领导家里。还是书房,“慎独”两个大字依然那样的醒目,滴水观音还是那样的挺拔翠绿。

    当刘裕后把房门钥匙交到老领导手里时,老领导表情肃穆。

    “怎么回事?”

    “老领导,一套房子,送您的。去年送您的那份儿您让我拿了回去,这次您一定不能拒绝。”

    “房子?哪里来的?你现在开始搞房地产了,还是工程抵顶的?”

    “佳名花园三期的顶账房,就是去年您视察的那个工程,现在建设的差不多了,我按照您的意思抵顶了两栋楼,这是最好的一套,九十来平,东边户,出门就是蓝海公园和大海,景色宜人。请您一定笑纳。”

    “哦,这么回事。”

    “得空您让阿姨到售楼处那里办理一下直签手续就行了,我已经跟那边策划部的冯舒远经理打过招呼了,当然我说是我的一个远房亲戚。”

    “嗯,刘儿啊,你办事我放心。不过,是不是太贵重了。我记得当时只是给了你一个建议,对吧。”

    “嗯。老领导,不过您的建议对我来说可是金点子啊,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啊!”

    “就你会说,今天恭维的话多了,刘儿。”老领导看了刘裕后一眼。

    “呵呵,知道了,我马上改,呵呵。请您一定收下。”

    “好吧。那就这样吧,我知道你的心意了。”

    “太好了,老领导。装修的事情,应该等到明年的下半年,到时候我安排人给您做一做。”

    “装修的事情,就不用你cao心了,我自有安排。”

    “……哦,好的,老领导。”

    “最近公司业务怎么样?”

    “托您的福,进了文韬房地产后,工程不断,目前一直有活儿干。”

    “嗯,那就好,那就好。你们干活儿不容易,记住了,下次不要再这样。”

    “我记住了,老领导。”

    二人又说了别的事情,当刘裕后走出老领导家里时夜色正是浓重的时候。

    老领导接了钥匙,他一时显得轻松了许多,是的,还有踏实感。身边的这个贵人对自己帮助太大了,作为回报,自己这样做也是人之常情。

    他开车路经一处海边的公园,不急于回家的他把车子停在了路边的一处临时停车位,然后熄了火。

    眼前就是海滩。路灯的光线越过沙滩掠过白色的海浪,即使没有打开车窗,也能听到风的声音。

    再远处就是黑色的海,什么也看不到了,他能感受到它的深邃和浩淼,即使使劲看,也看不透,只是茫茫的一片。

    头顶,透过天窗,有的是满天繁星。

    他点上了一支香烟,很快烟雾布满了驾驶室,但他任由这样,不去理会。轻咳声来自他的喉咙,几乎没有烟瘾的他,还是不能像林杨那样驾驭得了香烟的味道。

    可是,他还是需要它……

    半个小时后,他重新启动了车子又回到了马路上,两边的车窗已经被他打开,冷风带走了烟雾,也带走了他的疲倦。

    明天又是一个好天。

    再有几个月,蓝色港湾就能竣工验收了,作为公司重点项目,林若然这几天倒没有闲着。

    工程质量,资料,进度,人员调配,这些都是张德仁和刘锦城的事情,他只要留心着最新讯息就行了。

    李闻的再次离开,对林若然来说是个不小的冲击,原本想跟他沙场过招的想法,如今已无法变成现实。

    生意场从来都是风云变幻,白衣苍狗,时代的进步不会为任何一个人停留。

    他再也没有了李闻的音讯,虽是生意场上多次交手的朋友,他不会主动给李闻去电话了,一是对方不会再需要自己的安慰,二是处在是非窝里的对方不主动来电话,他也没有必要去个电话一探究竟。

    有些事情,心里明白了就行了,不要去刺破它,打破沙锅问到底反而没意思。

    不过,李闻的离开对孙道义来说可是不小的打击,公司没了顶梁柱,儿子孙明理失去了左膀右臂,他不得不再次坐进那把熟悉的老板椅辅佐儿子的事业。他多么希望自己也有林若然那么一个得力助手来开拓宝元这份家业。

    可是,李闻拒绝了自己的挽留,自己也没有遇到另一位姜太公。

    看着儿子有些稚嫩的肩膀,他有些后悔让他过早地接班,是的,他本应该有自己的生活。

    招人,没错,已经是眼下刻不容缓的事情。孙道义可不想如此家业就没落在了自己手里。

    他通过朋友招聘了几个方力公司的老员工,他们有经验,相信用起来会顺手一些,从他们那里了解到,曾经有些实力的方力,因为“管材造假门”已是破产倒闭,刘方力也早已转行经营起了管架,安全网,塔机等租赁业务,如今生意有了些起色,还不错。

    中意的人才嘛,慢慢培养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急不得。

    冯舒远很快给刘裕后去了电话,他的远房亲戚已经过来办理了直签手续,相关的合同文件也签署完毕。

    近阶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