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04章 冤家宜解 (第3/3页)
锦城和林若兮合唱,一连唱了三首,都是当下百唱不腻的流行歌曲,林若兮自然唱得很好,刘锦城就逊很多了,没办法,生来就五音不全,不过他努力唱了下来,还是不错的。 既然过来喊麦,就不要担心喊得好不好,只要有勇气喊出来,就能化郁解闷,达到心情舒畅的目的。这是酒后自我宣泄的一种方法,是减轻工作生活压力的一种形式。所以,没人在意歌唱得怎么样,反而为敢于唱歌的人鼓掌。 他们一直玩到十二点,刘锦城大方地买了单。小鞠拉着另外两个小伙子知趣地躲到了一旁,然后嘻嘻哈哈拦住一辆出租车,向刘锦城他们招呼了一声就没了影子。 现在仅剩下刘锦城和林若兮两个人了。 今晚本就喝得不多,况且唱歌唱了那么久,他们的酒都醒得差不多了。 “我先送你回家吧。”刘锦城先说了话,然后抬起右手招呼着出租车。 上车后,二人没有再说话。 到了林若兮家楼下,刘锦城急忙下车给林若兮开了车门。 当刘锦城说了再见准备再次上车回去的时候,林若兮发话了。 “师傅,你先走吧,我们还有事要说。” 出租车走后,林若兮看着刘锦城, “跟我聊一会儿吧,刘大经理。” 刘锦城瞬间不自然了,突发事件,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你是本地的?住在哪个区的?” “嗯,东区的,祥和家园。” “哦,那个地方我知道,离码头不是太远。你在哪个大学毕业的?” “华北建大的,不过我是大专的。” “哦,工作对口哦。那高中一定是在本地读的了?” “嗯,市三中的。” “哦!我也是三中的。我们是校友啊!你哪一级的?”林若兮兴奋地说着。 “九零级的。” “不会吧,我也是九零级的,那我们可是校友哦!我怎么不认识你。” “那肯定的了,我们不是一个班的,当时你在二班,我是七班的。” “还真是!你对我这么了解!” “你不会暗恋我吧?你喜欢我吧?!嘻嘻嘻嘻……” 没等刘锦城再次开口,林若兮说了句, “很晚了,快回去吧,谢谢你送我回来,路上注意安全。”然后转身跑进了单元门。 刘锦城站在原地愣了好一会儿。 然后转身拦住了一辆出租车上了车,他摇下车窗,已经变凉的晚风拂过他的脸庞,凉凉的,他用鼻子闻了闻,闻到了爱情的味道。 那句“路上注意安全”,久久响在他的耳边,甜甜的,脆脆的。 而躲在单元楼梯窗口旁的林若兮,看着刘锦城上了车后才开了房门,悄悄地进了自己的卧室,生怕吵醒熟睡的父母。 这个晚上,刘锦城和林若兮都失眠了。 工程进展很顺利,虽然两家工人在现场有些小摩擦,由于开始时工作面划分清楚,很快就消除了误会,双方合作得还算愉快。 一晃快到中秋节了,再有半来个月工程也要全面竣工,所以这个节日刘裕后很重视。 他找来林若然和张德仁一起商量需要打典的各方诸侯。 老领导那里是不用过去的,刘裕后向来如此。 李闻那里需要好好拿捏,考虑到半个月后的工程验收,刘裕后决定送双份。 商量了半天,他们列出一份清单,林若然仔细记录着。 李闻3Q购物卡加两条软中华烟。 李闻助理小刘1Q购物卡。 李鹏1Q购物卡。 秘书处小高1Q购物卡。 单总两盒高档月饼和一个果篮。 王俊1Q购物卡加两条苏烟。 于海洋5B购物卡加一条玉溪烟。 赵培军1Q购物卡加两条玉溪烟。 孙道义一盒高档月饼加一瓶红葡萄酒。 剩下的就是近来接的小工程里的大小领导,他们也一一列了清单。 完事后,林若然把这份清单妥善收好。他来到财务,把这份清单交给林若兮,让她尽快采办。 中秋节前一天,林若然到了文韬大楼。他先去了秘书处小高那里,把小高的礼物交给她后,又拿给她两盒月饼,叮嘱她过节了,把月饼交给单总。 林若然先把小刘的礼物悄悄地塞给他,然后轻轻敲开了李闻办公室的房门。 李闻主动伸出了右手,并破天荒地让秘书小刘给他沏了一杯茶。 这是友好的信号,林若然有些受宠若惊。 他们聊了现场的进度,又聊了一些质量管控的事情,也聊到了半个月后的竣工验收,李闻一直以领导的姿态说教着,林若然恭敬地听着。 临走时,林若然悄悄从商务包里拿出礼物交给了李闻,然后退出了房门。 剩下的礼物分发就是刘锦城的事情了,现在的他做这些事情游刃有余。 不出一天,佳名花园的各方诸侯都已打理完毕。朋友归朋友,数目要分明,礼送到了,大家既能过个好节,又利于节后工作开展,何乐而不为。 也是不得不为。 虽然李闻第二次把礼收下,刘裕后明白这些还不足以把这位老总捆绑到自己的战船上。 据了解,佳名花园二期工程约6W平米,目前主体结构已完成地下车库和人防部分,出了地面正负零不用三个月就能完成地上的六层结构,所以,明年一开春儿就是安装的活儿。 这一单如果能够拿下来,足够小小的裕达啃上一年。 现在的楼盘已经到了疯抢的地步,文韬房地产的口碑在海蓝市那是数一数二的,交房速度快,质量有保证,所以房子卖得出奇的好。 用客户的钱盖起房子,经文韬过把手儿,再把房子卖给客户,这样一来文韬的资金流就很充足。在文韬干活儿,不用抵顶房子,不用抵顶二手汽车,全是现款,对施工单位来说那是特别美的事情。 所以,展示实力,继续在这棵大树底下乘凉,刘裕后认为这才是长久之计。 房子如此好卖,有着商业头脑的他闲暇时间里就和林若然研究楼盘的运作过程。公司现在的业务固然是安装,但他们的眼光已经放到了四五年以后的事情,当然,还是与这一行有关。 人就是这样,没有远虑必有近忧,为了不被sao扰,必须做长远打算。 而要想好好地迈出这一关键步伐,在文韬工程部老总位置上的李闻,无疑是一枚关键棋子。有了他,明年,后年,以至大后年的活儿都能有保障! 既然和他已经化干戈为玉帛,前期也做了那么多细致的艰苦的努力,刘裕后认为必须把这条线做下去。 他既然那么贪婪,那就满足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