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逆行_第二十六章:夜探县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夜探县衙 (第3/3页)

双腿筋rou甚是强劲,纵身一跃伸手搭住墙头便轻松翻进内院。

    此时府中差人尽都熟睡或是放班回家,只留几人在紧要之处站班。宋翊救人心切,未曾事先打探府中房屋错落,只道若是抓了人犯定要关到后院,于是沿着墙边隐匿身形向后院摸去。

    乐源县地处偏僻,本就不是要冲之地,县衙结构十分简单,后院只有房屋七八间。只有东厢房门前站着两名兵丁,一人倚着墙根睡得死狗一般,另一人拄着长枪站在那里瞌睡。

    宋翊悄悄蹑足过去,掌缘为刀朝那站着的兵丁脖颈上猛力切去。宋翊从未干过此等勾当,不知多大力气才能将人打昏,因此使上了十成力气。兵丁受到重击颈骨错位,登时瘫软倒地生死不知。

    坐在地上那名兵丁听到动静迷迷糊糊睁开睡眼,却被一只大手攥住颈嗓。宋翊巨力一施,兵丁只觉血气不通眼冒金星,四肢酸麻无法动弹,喘气都费劲更没法喊出一声。

    宋翊见顺利将对方制住,稍稍松了松力,让对方喘口气。兵丁如蒙大赦,没命价的大口喘气。宋翊见他缓过气来张口要喊,又将对方脖颈掐紧轻声说道:“你若敢喊我便掐死你。”

    兵丁见宋翊如此神力,小命捏在人家手里哪敢不从,只得拼命点头应允。

    只听宋翊道:“我乃大名府的绿林好汉‘一丈青张横①’,今日到得此地既劫财又劫色。我来问你,府中女眷都在何处,银两又藏在哪里。”宋翊生怕牵连彭老月一家,故意编出一个名头哄骗这兵丁。

    兵丁战战兢兢说道:“钱我不知藏在哪里,女人倒有现成的,就在后面房中,是姥爷新纳的小妾,不愿侍候姥爷因此关在此处。”

    宋翊压着兵丁将门打开,却见房中关着一名二十多岁女子,姿色出众身穿绫罗,却是满面愁苦之色,一见到宋翊便吓得缩到了墙角里,却不是朝思暮想的彭晓月。

    宋翊没有心情关心旁人,厉声问那名兵丁道:“这个不行!听说前两天你们抓了几名女子是要送给黄帝老儿的,想必姿色定然出众,找出来让小爷瞧瞧。”

    说话间宋翊又一使力,疼得那兵丁呲牙咧嘴慌忙回道:“前些日子确是带回来几名女子,说是送到京城之中给皇上当宫女的,全部关在前院。不过,前天已经乘船上京了,现如今一个人也没有了。”

    宋翊听罢心中一凉,抖出长刀架在兵丁脖子上,寒声道:“你竟敢戏弄老子,此处与京城水路不通怎样乘船?小心我要了你的狗命!”

    那兵丁苦着脸道:“大爷,我哪敢骗您呀,确是来了几个上差把人接走的。说是还要到其他地方再接些人,然后换了船经黄河水路再上京城。”

    宋翊心头一冷,“夔州与京城不通水路,如若乘船不知何处下船,再行旱路到黄河上乘船。”

    正思索间,却听一声脆响,却是那名女子受惊不过将一个花瓶失手打碎。夜深人静之际,花瓶破碎的声音格外刺耳,营舍中的执勤兵丁以为府中入了贼人便起来查看,见到地上躺着一名兵丁口吐白沫人事不知,立刻大呼小叫的喊人。不多时,兵丁便聚了二三十人,将宋翊所在厢房团团围住。

    知县杨文广不知出了何种状况,穿着燕居服急忙赶来查看。未到进前却见厢房中飞出一名兵丁将数人撞到,紧跟着一人手持长刀紧随其后跳将出来。

    众兵丁手持刀枪棍棒一拥而上便要将宋翊擒拿,宋翊心道来的正好,只使一招小旋斩便将靠得较近的三四名兵丁砍到。

    又有几名奋勇的兵丁挺着长枪迎上去却又哪里是宋翊对手,简直是送羊入虎口,眨眼间便被砍了个缺手断臂。

    众兵丁见宋翊如此手段哪敢上前,只是仗着长兵器不远不近地围着。杨文广一面催促士兵擒贼,一面派人到遵义军②中搬兵,间或有几名不怕死的凭着一股楞劲冲上来皆被宋翊三两下放到。

    宋翊刻意且战且跑,趁机将府中房间翻了个便却也没见彭晓月的人影,才知那名兵丁所言不虚。

    此时远处已然传来锣鼓声音,料是前来救援的官兵到了。宋宋翊不敢再做停留,挥长刀冲出人群,直奔杨文广,料定此人指手画脚定是乐源知县,非要取了此人性命方解心头之恨。

    长刀在手称心如意,刀法使得行云流水,普通兵士哪能抵挡,霎时间血rou横飞砍瓜切菜一般倒了一片。杨文广见得如此杀星临头扭头就跑,宋翊又哪里恳让,纵起身形一招落雷斩自头顶直劈而下,将杨文广一分为二,刀锋不止竟在青石铺就的地上斩出一道三尺长的裂痕,直震得血花四溅。

    此时又有百十名官兵赶到现场,见到宋翊一人之力便杀得满地残肢断臂,如此神威哪敢上前。宋翊借机翻身出墙直奔马匹,院内官兵却要从正门转出去,再看宋翊已然策马扬鞭疾驰而去。

    为首校尉虽然也有马匹,但小命终归是自家的,佯装追了一阵便拨转马头行了回来,不免还要斥责手下官兵脚程太慢。众官兵深谙其意,两条腿怎能追得上四条腿,不过都是做做样子罢了。

    那领兵校尉回到军中向知军杨文贵回禀情况,只说是强人张横杀人抢劫,知县杨文广力战殉职。

    杨文贵本是当地土酋,宋大观二年因献地归附大宋被封为遵义军知军事,乃是百里之内有名的霸主③。乐源知县杨文广乃是他的胞弟,此番惨死岂能善罢甘休。先将带头校尉责打三十军棍,又命人找到那名被擒兵士问清经过,依照所述做了“画影图形”,递到州府衙门发下海捕文书四处缉拿。

    宋翊一路疾驰离了珍州专走小路,心中寻着:“眼下不知方向,若要找到彭晓月犹如大海捞针。不过,若是经黄河水路去往京城却只一条道路,倒不如自己在黄河岸边寻到渡口等她下船便可”。

    心思已定不敢拖延,此去京城何止千里。水路虽然曲折,但是乘船日夜兼程速度远快旱路,自己需要加快脚程感到前面。一旦错过时机,彭晓月进了京城便妄想再救。

    备注

    1《大宋宣和遗事》书中宋江三十六部下中有”一丈青张横“。《水浒》中张横得原型乃是众多英雄捏合而成。张横的存在于史而论存在颇多争议,而且是最后一个加入宋江部众。因此,为引下文把这个名号冠给宋翊,还请诸君见谅。

    2遵义军,为不领县的军。

    3杨文贵本是播州土著首领,宋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杨文贵与其叔杨光荣内争,献地内附宋朝,朝廷以其地置遵义军和播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