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十四 苦难 (第1/2页)
第二天一大早,妈就催促着让李冰去他大舅家借书,说:“以前还有暑假作业,现在没有了,不要一天到晚放了羊疯玩,把学习忘的一干二净。” 李冰说:“这才刚放假,哪玩了?”还是嘟囔着出了门,妈追出来说:“把这水晶饼跟软香酥带上,不拿礼你走的啥亲戚?” 李冰提着礼上了213路公交车,为多拉客,一路慢行,如龟速。 乘客都等得不耐烦了,喊叫道:“开快点,赶时间呢。”司机充耳不闻,仍旧悠哉悠哉。 走到文艺路突然开始加速,风驰电掣,瞬间就到了南门,一个急刹车,李冰差点被甩出去。下了车仍惊魂未定。抬眼再看,南门已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场恢宏大气,正中间花团锦簇,护城河两岸都插上了旗帜挂上了灯笼,映衬着古城墙的巍峨。 李冰从旁边的城门洞进去,向右拐进了书院门古文化街。 书院门以关中书院而得名,此地自古为文人墨客聚集之地,书院始建于明神宗万历年间,御史冯从吾罢官回陕,于宝庆寺讲学,听者甚众。后因寺院狭窄,于东面另辟新园,名曰关中书院,提匾额“执堂”,借关中“中”字,阐执阙中之意。 再往东,路之尽头是始于唐代的碑林,历经宋元明清民国扩建补充,如今已是石刻书法之宝库,昔国宝唐太宗昭陵六骏被打碎了盗卖往国外,中途截获四骏转运回陕,即藏于碑林之中。 李冰站在街口,宝庆寺已湮没于历史,唯一座孤塔立于街角,正前方一座新修的仿古牌楼,上书“书院门”,街内闹繁华,沿街两排仿古二层建筑,尽是玉器文玩书画店铺,路两边一溜摆摊卖笔墨纸砚玉石篆刻书章的。 李冰踏着青砖路一路走过,并不急于去舅家,而是在每个摊位走走停停。摊主见他学生模样,招呼过两句,也就不搭理了。 李冰拿起这个,放下那个,对着一件梨瓜形状的黑陶有了兴趣,他拿起来仔细端详,问老板:“这上边怎么还有孔?装水要漏吧。” 老板笑道:“年轻娃不懂了吧,这叫埙,上古乐器,声音好听呢,要不要?十块一个。” 李冰摇摇头,又走过一家玉器摊,见一块硕大的弥勒佛玉佩,晶莹剔透,拿起来不释手。老板说:“这个便宜给你。” 李冰问:“多少钱?” 老板说:“就这体型,就这份量,在店里没有500块你拿不走的,看你是学生,给你算50。” 李冰说:“买不起。” 老板说:“三十,不能再少了。” 李冰仍是没钱,摇摇头要走,老板追上来说:“不说了,二十块,要了拿走。” 李冰一摸口袋,就五块钱,不好意思再开口。老板仍旧不依不饶,说:“你给说个价么,今天刚开张,能成就卖了。” 李冰说:“五块卖不?” 老板瞪他一眼,说:“你是逗我玩呢?”转头就走。 李冰不敢再问价了,手插在兜里,只看不说话。不觉走到关中书院门前,门外侧挂一块西京师范学院的牌子,院内正中一棵参天古柏,依稀可见中一块乾隆御笔“秦川浴德”匾额。正要走进,却被门卫拦住,说:“今天闭馆不开放,明再来。” 李冰说:“我舅是里边老师,叫林鸿云。” 门卫说:“现在已经放假了,老师都回家了,你还是到家里找你舅吧。” 李冰泱泱出来,拐进斜对面一条巷子,在一处小院前停下,这就是舅家了。 舅妈招呼他进去,说:“来就来,拿啥礼,你舅在二楼练字呢,你先坐。”就招呼他喝茶,拿了一锦缎包的罐子,倒出些茶叶来。 李冰说:“这茶看着高档。”舅妈说:“你舅在外边上课讲学,这是他一个学生送的,咱也不知道好不好。” 李冰见茶罐上写有御品黑龙茶字样,就想起来方小龙他哥的黑龙茶道,说:“他学生是不是卖黑龙茶的?” 舅妈说:“谁知道呢,人家都是乌龙茶,这上倒写个黑龙,该不是送茶的拿假货蒙你舅呢吧。” 李冰说:“这倒不是,这黑龙茶贵着呢。” 舅妈说:“是不是,我倒没喝出什么特别味。” 李冰喝了两口茶说:“我上去看看我舅。”上了二楼,但见书房题名:朋来书斋,门大开着,舅在聚精会神写一副对联,李冰放轻脚步走过去,见写的是: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舅落了笔说:“冰冰来了,都多长时间没来看你舅了,放假了要多来坐坐。” 李冰说:“那肯定么,舅你这字写的好。” 舅说:“写了几十年了,还是没有突破。这对联倒是我最喜欢的。” 李冰说:“忠臣孝子,读书,都能理解,这耕田……” 舅说:“好就好在耕田上,人常说劳逸结合,不是看书累了就躺下不动,你去cāo)场跑上两圈,回来在看书,定是神清气爽事半功倍。耕田也是一个道理,只是现在都是高楼大厦,没有那个条件了。” 李冰说:“原来是这样。” 舅说:“我们这辈人倒是怀念当年下乡的子,白天干活,晚上点着煤油灯读书,烟熏的人流眼泪,可书却是看得津津有味。走,咱们下楼说,中午不要回了,让你舅妈炒几个菜,咱俩喝两杯。”又回到客厅,聊开了家常。 舅说:“我眼看就要退休了,当年跟你外公进城,一晃几十年,最后还是怀念农村,咱家在户县还有几亩地几间房,我打算退休后就住回去,种种菜,浇浇地,上山再转转。” 李冰说:“这不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舅说:“对,就要这份恬淡,农村不像城里的快节奏,子过得漫如流水,真正的修养之地。” 舅妈提了一只母鸡到院子去,听见话说:“你舅是有追求的人,你哥到外地也不回来,这家里到最后就剩下我一个了。” 舅说:“让你去你不去么。” 舅妈说:“村里连个超市也没有,啥都不方便。” 舅说:“不方便有不方便的好,自力更生。”又对李冰说:“其实我也就是城里住住,农村走走,两头跑。”说完给李冰续茶,李冰接过来说:“我来。这茶叶是您学生送的?” 舅说:“一个小伙,听我讲国学,以前常跑到学校里问这问那,就送的这茶,说是他们家自产的。” 李冰说:“是不是瘦瘦的带个眼镜。” 舅说:“对着呢,你认识?” 李冰说:“应该是我同学他哥。”舅说:“这小伙看我戴个大框眼镜,他也戴一个,我说你脸窄,带个金丝镜显文气。他说不要文气要文化,现在的打扮倒像个教授。只是最近不太来了,说是生意上一些事忙不开。” 时至中午,李冰帮忙撑开桌子,一再说:“少做俩菜。”舅妈却端上来一桌子菜,说:“尝尝我做的腊,不比你妈的差。” 李冰尝了一口说好,舅妈又提了一吊子腊包好,说:“一会带回去。” 舅说:“你妈跟我一样,都好这一口,你舅妈做饭能合我胃口。” 舅妈说:“从来没见你说个好,今天在你外甥跟前倒夸我。” 舅说:“对了,忘了还有酒。”就领着李冰往一间卧室去,打开门,地上摆了一排酒坛子。舅说:“这边的是桂花酒,梅子酒,菊花酒,樱桃酒,那边是各种药酒,你选一个。” 李冰说:“喝梅子酒吧。” 舅打开坛子,一股清香溢出,李冰说:“好酒。”舅乘了两碗说:“这酒度数低,喝点没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