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7章 三国赵范15 (第2/2页)
(寿春,扬州治所),目前,正往吴郡挺进。 “这其中,擒得一员猛将,名唤太史慈,字子义。该降将声称不服,除非有人能够单挑赢了他。目前,已将他押往庐江舒县。” 一名文官道:“他哪是不服啊,是在找台阶而已。” “孝起兄高见。”李恢答谢了一句,坐下。 涂山想了很久,才记起,孝起,就是陈震。原剧情中,此人当官较晚,刘备领荆州牧之后,才征辟陈震为从事。后来辗转当了好几个地方的太守,最后迁尚书令。人才属性是:地方行政长官。 冷场了一小会儿,换另一个文官,起身道:“在下法正,字孝直。前线战报说,汝南那边,吕定公(吕岱)再次分兵,让徐文向(徐盛)率兵两万,拿下沛县;周幼平(周泰)率兵一万,拿下陈国。此外,蒋公奕(蒋钦)驻梁国、甘兴霸(甘宁)驻鲁国,短期内,除颍川之外,豫州所有郡城有望全部拿下。” —— 听了这番话,涂山就有点激动了。 不仅挡了袁术,并且还反攻了袁术,看来樊韵这个上级,也还是有血性的。 还有,周泰、蒋钦、甘宁三名大将的加入,也是极好的消息。 “法凭,该你了。”樊韵提醒。 “哦,”涂山起身抱拳,“末将赵范,字法凭,与副将黄忠、黄汉升一道,率汉昌四万士兵,阻拦袁军十万。历时三月,袁军投降,得俘虏七万,正在预章整编。降将乐就、韩浩、徐晃,因袁术已亡,愿意归顺。另有降将纪灵,身负重伤,正在治疗。目前我军已经休整半月,随时可以再上战场。” 一名文官向涂山拱手:“法凭将军请了,在下杜畿(jī,机),字伯侯。” “久仰伯侯之命,如雷贯耳,”涂山说,“但不知伯侯有何见教?” 杜畿道:“此后法凭应上豫州。到底是汝南,还是沛县,不知法凭将军以为应该兵向何处?” 涂山回道:“惭愧,范没想过。长嫂雅声让末将上哪里,末将就上哪里。” 樊韵听了,说:“我也没想过。孝直以为呢?” “这事不应由正说了算。”法正道。 —— 杜畿站了起来:“各位,今日之会,乃有一件大事待决。那就是:正名。我等辛苦cao劳,殚精竭虑,所为何来?我等之主公到底是何人?每思及此,畿便夜不能寐……” “是啊,我们奉谁为主呢?”樊韵跟着说。 “难道不是樊府君您吗?”杜畿直接就顶撞了一句。 “怎么可能是我?” 远处一个文官站了起来:“在下有一问,请樊府君指教。” 樊韵答道:“机伯有话请讲。” 机伯?涂山想了一下,记起这人是伊籍。原剧情中,此人依附刘表,但刘备一来,他就心向刘备。最后在刘备那边的待遇很好。人才属性:就是一般文官,偶尔可以充当外交官。 伊籍问:“此番袁术来袭,我荆南军民的所有应对,哪一项不是樊府君您的主意?” 樊韵想了一下,回答:“夺取豫章,就不是我的主意。还有分兵攻九江(寿春),也不是我的主意。”原来,反攻汝南、拿下豫州,是樊韵的主意。 伊籍说:“那就是说,大部分都是樊府君的主意。即便不是,那也是樊府君您同意了的。众所周知,事实上我们荆南最终决策之人就是樊府君。难道不是吗?”末尾还带了个外国风尾巴。 “反正我不当主公,”樊韵道,“要不,还是法凭来当吧。” —— 火烧到自己身上,可是不行的。 涂山到这个世界,是来做任务的,并不是一生一世长期呆在这里。因此,对涂山来说,能不当主公,就尽量不要当,省得累、省得麻烦。 但如果直接拒绝,而没什么折中的解决办法,估计还是不行。 —— 最早,樊韵买通牙行,继而掌控牙行,没跟涂山讲;然后,樊韵四处引进人才,也没跟涂山讲。涂山以为樊韵想当上级,反正自己也乐于当下级,自然什么也没说。 如今看来,樊韵没讲,有她性格粗放、疏于细节的原因,但又何尝没有他人告诫、不要她讲的原因。 只是这些文人们谁也服不了谁,又或者他们真的品格高洁,所以,他们才想推樊韵当主公吧。 涂山认为,樊韵不想当主公,多半是真的。她是女子,女子之中固然有过英豪,但却没有过霸主。她若当主公,定会引来口诛笔伐,说她牝鸡司晨什么的。 再结合这次会议,前面,连个介绍众人认识的程序都没有,涂山猜想,樊韵应该真没想过这种事,但依附的人才多了,就想要有个奔头,因而就要逼她黄袍加身。 因此,略微考虑了一下,涂山起身道:“此事争来争去,毫无意义。要不这样,不用一人做主,而是集体做主。但这个集体的参与者,并不是同样的权力。就像做生意参股一样,各位的意见各占一成,雅声独占五成,如何?” 一成加五成,只有六成,不足十成;但如果每个人各占一层,却又超过了十成。因此,众人一听,就感觉大有玄机。 其实,总和是不是刚好十成,只是小事。增发股票,不就超过了100%吗? 100%基础上,增发60%,合计160%,相当于新的100%;原先,某个股东占比5%,意思是5除以100,增发之后就是5除以160,等于3.125%; 于是,增发之后,又有两种口径,一是保持5%称号,听起来好听,但内涵已被稀释;另外就是将5%降到3.125%,便于理科直男直女们的理解。 实际现实中,多用前一个办法;后一个办法,往往出现在小说中。 —— 总和是否刚好十成,只是小事;大事呢? 大事是:由一个人做主,变成集体做主,行不行? 后世当然行,关键是此时行不行。 要说行,就需要转变观念。而观念是什么? 常说“三观不正”。三观,词典的解释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此处的看法是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 怎么解释都无所谓,提到这个,主要是为了证明,改变三观,是极其困难的事。 许多事,稍纵即逝。尤其在立国之前的争霸阶段,更是瞬息万变。如果集体决策,怎么来得及? 因而涂山的建议,按理说,是通不过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