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5章 朝庭制霸江湖19 (第1/2页)
如果皇帝不想工作,在存在内阁制度的情况下,就完全可以实现“垂拱而治”。那什么木匠皇帝、戏子皇帝,都是那种制度催生出来的。 内阁制,可以削弱因为皇帝的无能而给百姓带来的灾难。 那如果内阁同样无能、并且想要驾空皇帝呢? 于是乎,存在内阁制的时候,内阁就是三到四人。人一多,心就不齐。 另外,还有一条言官制度,用来以小博大,监督内阁。 言官制度,就是养了一大批品级极低(通常为七品)的御使,像后世的媒体一样,可以抨击任何官员。 可以说,言官制度,是内阁制度的有效补充手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 说回龙汉国。 且说郭文瑞卸去枢密使,平调为平章事,乃是真正的平调。 但就算如此,对于郭文瑞来说,也是积攒了资历。 之后的高升,几乎可以直接看见。 郭文瑞的前途,虽然与涂山相关,但并不是直接相关。直接关联的,乃是他的夫人,南宫以兰。 早先,解释过全职太太。南宫以兰,就是那样的全职太太。 如今再提,就只回顾这么一句——她不是什么都不做的那种全职太太,而是把太太当作职业尽心尽职做好的那种全职太太。 公冶方仪带涂山回府,“回府”二字原本也是虚拟,也就是并不一定真正进入郭府,只消在交换情报的寺庙,与南宫夫人见面就是了。 但公冶方仪报告上去之后,南宫夫人下了谕令:让涂山进府。 谕,就是告诉,使人知道。谕令,也可以解释为通知。有时候内容是命令,但大多数时候不是。所以,谕字,并不总跟圣旨、口谕联系在一起。 —— 如此,涂山就见到南宫夫人了。 如果在寺庙相见,时间可以长些,谈话可以充分些;在郭府相见,就没有那么从容了。 但是,在郭府相见,又是南宫夫人给涂山的礼遇。 至于说话,说穿了,不过是些场面话而已。没有说到的内容,南宫夫人完全可以让公冶方仪转告。 见面时的那些场面话,就不一一赘述了。 只说一个回合。 当初,公冶方仪邀涂山为南宫夫人效力时,涂山曾说:“在下粗鲁人也,不精内宅手段,焉能被南宫夫人看中。” 公冶方仪回答的是:“因为什么被看中,老身自然不会说。” 如今,见到南宫夫人,涂山一时之间没有留神,又说了“不知何德何能,让夫人一眼看中”的话。 南宫夫人并没有王顾左右而言他,直接就回答了:“卿之文才,甚是难得。” 涂山自然没有追问,我都装成没有文才了,你咋个知道我还有文才的呢。那些,没有意义。 涂山打算的是:最好是先报仇,因为报仇是自己的任务;报仇成功,即任务完成。之后,向南宫夫人效力,完全可以交给原主去做。 —— 进郭府觐见南宫夫人,时间不长,就退下、出府了。 对于郭府后宅来说,涂山属于外男,不可能住在郭府。如果是当郭文瑞的幕僚,也有专属的驻地,不会住在靠近后宅之所在。 涂山是住在客栈的。住客栈,当然是临时的。 过了两天,公冶方仪到客栈,对涂山说,涂山这边,暂时没有任务,先向杭勇报仇再说。 关于报仇,夫人安排了第一步:让涂山先回天江州杭家。 公冶方仪问:“回家之后,该注意些什么,用不用我教你?” “但请前辈指教。”涂山是真不知道。 如果说,回杭家是为南宫夫人效力的一部分,还可以解释为,回杭家是去收集杭家情报的。 但公冶方仪说得很清楚,回杭家,是报复杭勇行动的第一步。如此,涂山就真不明白了。 “第一步,你得保证事成之后,能够离开杭家。” 那是当然,第一步走完,肯定要走第二步。如此,从一开始回到杭家,涂山就需要表现出随时要离开的意愿。以免事到临头,脱身不易。 “第二步,你得装做什么都不知道。” 涂山想,应该指的是公冶方仪分析的那些内容,自己要装作不知道。 这些,都好理解。 不好理解的是,回杭家,与报复杭勇,到底有什么关系。 好吧,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况且,虽然不理解,但却能够一眼看出,对自己是没有害处的。 —— 回吧。 涂山是骑马回的天江州。风尘仆仆,是必须的。 回到杭家,进门,还是很容易的。 虽然身份牌什么的都没有了,但出自哪房、父母是谁、姐妹都有谁是知道的。一说,再一核实,就可以进门了。 兄弟是谁,说出来没用,因为兄弟通常已不在族内。无法核实。 —— 说实话,做这个任务以来,涂山这才是第一次见到原主的父母。 未能代原主尽孝,涂山有点惭愧。 但,几句话说完,双方一冷场,涂山就明白了,在家族大旗的笼罩之下,父母与儿子的亲情,早就淡漠了。 回家第三天,族长召见。召见的同时,补发了涂山的家族身份牌。 族长亲切询问涂山,自推荐入朝庭之后,过得怎么样。 涂山就大致上讲了一下。重点说的是,挑衅黄泰国,失手被擒,超过两年,逃了出来。原军队不收,自己暂时只有在外面打零工。 涂山在家族这边的表现,族长早就调看了。那些资料显示,涂山属于文不成武不就的废材,只是头脑还算聪明,因调查积案立功,被推荐入朝。 族长一时之间,没想出族中哪个岗位适合涂山。说了几句客气话,就让涂山退下了。 —— 终日无事,闲逛之时,发现公冶方仪的记号。 按照记号约定的时间,到指定地方,涂山拿到了公冶方仪的通知。 通知涂山,研究一个名叫海雨伯的人。 海雨伯,很熟悉的名字。再想了一下,涂山记起了,这个人,乃是这个世界的诗圣。 海雨伯,文才过人,才年时,便锋芒毕露。朝庭辟用,他推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