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章 朝庭制霸江湖1 (第1/2页)
涂山看了,大喜。 原剧情,杭修竹败了,换个灵魂再去,能不能胜,原本不能确定。 但杭勇之所以胜,是因为他使用了卑鄙的手段。 换言之,如果双方都使用正当手段的话,原主杭修竹是能够取胜的。 原主都能取胜,换涂山去,自然胜算就大了。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杭勇属于“他人”,他人是不可控制的。 自己可以保持“正当”,但却不能让杭勇也同样“正当”。 要么,自己直接以正当去战胜卑鄙;要么,就想方设法阻止杭勇使用卑鄙手段。 这么简单,不愧为初级任务! 点击做任务按钮,居然没有立即进入任务世界,而是弹出了一个选项:该任务使用1点寿命点数,可将进入世界的时间点提前。使用or不使用? 当然选择使用。 进入时间提前,绝对有好处。武功战斗玄幻修仙,都是越早修炼越好。就算在一般的任务里,也可以提前适应、提前铺垫、提前布置。 只是不知,1点寿命点数,能换来多少时间提前量。 —— “咚咚咚,修竹,起来了!”敲门声,加上喊声。 涂山起身,先答应了一声,然后一打量,发觉置身之处,是一个房间。 房间还有点大,起码有二十平米。室内简单,除了床之外,有桌凳箱柜等物。 整体风格,是古代。就是电视剧里面出现的那种、没有具体朝代指向的古代。 涂山选择接收记忆。 刚才有人喊,说明马上就可能有什么事,代表涂山单处的时间不多。 但接收记忆,并不需要多少时间。 白骨精那个任务,可能是因为见过原主,接收记忆的时间就只是一瞬。 马正文那个任务,接收记忆的时间长点,也不过大约两分钟。 再说了,如果现在不选择接收记忆,立刻面对的,就是怎样穿衣服,穿好之后,又该干什么的问题。 没有朝代指向的古装,不知道穿法,一边琢磨一边穿,估计花的时间更长。 接下来,不知道干什么,误了正事,就麻烦了。 —— 这回,接收记忆的时间比上个任务要长。实际接收的内容,也远比上个任务要多。 大约五六分钟之后,记忆接收完毕。涂山没有进行全面整理,而是先搜索日常。 平时怎样穿衣服,现在照做即是。 平时遇到有人像刚才那样叫门,是怎么一种情况,现在多半也是。 是什么情况呢?居然是吃茶点。 不是早点,而是午睡之后的下午茶点。 涂山再浏览了一下吃茶点的情况,发现就跟吃早点差不了多少。 也就是各吃各的,人与人之间极少谈话交流。吃完之后,大家都回自己房间。 那就去呗! —— 沿着记忆中平时走过的路径,到了一个厅堂。 取了茶点,找了个平时原主常坐的位置坐下,开吃。 这茶点,跟现实中南粤的下午茶一样,就只是名称带茶字,其内容,却是牛奶和糕点。 正吃着,过来一人作揖:“打扰修竹兄了。” 是否起身还礼?记忆显示,没有。因而涂山端坐没动。 那人又说:“在下想问不死之药中,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两个可字的差别。” 原主记忆显示,下午茶时间里,的确极少有人交谈。但像眼前这种,有人打搅原主,请教原主问题的情况,却有不少。 往日,原主都完美的回答了问题。现在,到涂山了。 —— 来人所问问题,涂山倒是一下就记住了,毕竟是有学神称号的灵魂。 但可惜,那什么不死之药,涂山并不知道。 两个可字,既然发问,那意思肯定不一样。 但具体怎么个不一样,涂山却不知道。 不知道答案,又要回答提问,就只好用比喻了。 涂山眼睛一扫,就将一块糕点拿起,递给了来人。来人愣了一下,虽不明白涂山的意思,但还是接了过去。 然后涂山反问:“可食乎?” 翻译为白话文,就是问糕点这种食物,能不能吃。毫无疑问,能吃。 但,那糕点的所有权是谁的?看上去,这儿的糕点是免费的。但,来人手中所持糕点,却是涂山拿过来的。应属涂山所有。而在涂山递出糕点的过程中,并没有说出“给你”之类的转让归属权的话。 所以,尽管糕点能吃,但来人手中那块糕点,却不是他能吃的。 来人将手中糕点还放于涂山食盘,再次作cao道:“在下明白了,多谢修竹兄指点!” 涂山的这种指点,跟那什么不死之药中的意思是否一样,不能确定。 涂山就只是找出同字不同义的情况,进行比喻。来人也算聪明,一联想,就懂了。 于是涂山就应付过去了。 —— 涂山稍稍加快了点速度,几下吃完,然后踱步回房。 关门,再在原主记忆中搜索不死之药。 原来,不死之药说的是一个故事。 说是有人献不死之药给某个大王。为防行刺,不可能亲手递交,而应该由殿前侍卫过手。殿前侍卫接过药,问:“可食乎?”献药者回答:“可。”殿前侍卫一口就把药吃了。 大王怒了,要斩殿前侍卫,侍卫狡辩说:“我问过可食乎,那人回答可以,我才吃了。如果这件事错了,也错不在我,而在他。并且,如果大王杀了我,就证明那药并非不死之药,而是催死之药。大王杀了我这个没罪的人,还有碍大王名声。” 于是,大王就把殿前侍卫放了。 —— 很明显,不死之药并不是一篇导人向善的文章。相反,它导人向恶。 殿前侍卫问的“可食否”,被献药者理解为“你这药,人能不能吃”。药嘛,制出来,当然是给人吃的。而在献药者回答“可”之后,殿前侍卫立即就把药吃了,用行动去表现当初自己问的是“我能不能吃”,偷换了概念。 换白话,再换环境。有人送礼,送的是什么呢?就是普通的香烟和烈酒。家长让孩子去接礼品。孩子清楚明白地询问那个送礼的:“这烟酒,我能不能吃?”送礼的回答:“可以。” 那个孩子真的就可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