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三五章 剧辛使赵 (第2/2页)
的大后方,若是与秦结盟,则会牵制我们一部分兵力,不能尽力对秦。只是,若是燕国成功吞下齐地,势力过大,恐怕对我赵国不利。” “蔺大夫说得有理,那卿以为我当如何决断。” “臣也不知,如今秦国威压我赵国,不知何意?若是贸然与燕国决裂,恐怕我腹背受敌。但若是秦国只是虚张声势,那么以暴秦的往日作为来看,恐怕将会攻取楚国或是韩国,楚国可能会大一些,毕竟韩国已经向秦国臣服。一旦秦楚相争,我们就可趁机向东吞并土地。” “蔺大夫想要攻燕?” “齐地非燕旧地,人人可得之。况且,若无我赵兵牵制,乐毅岂能轻易吞下齐国土地。” 平原君看着蔺相如道:“五国攻齐之时,土地不是已经划分好了吗?我们也吃下了齐国济西之地,如果攻燕,岂非不义?” “相国大人,非也。此一时彼一时也。当时虽然如此,但是谁也没想到乐毅会进军这么顺利,吃下了齐国人口最多的地区,若是任凭燕国消化掉齐国人口,将会是我们的一大威胁。所以,绝对不能任由齐国灭亡。若是燕国灭掉了齐国,我们赵国就必须出兵占据要地,方可后顾无忧。” “那燕赵联盟呢?” “我们只是占据险要,迁移人口而已。至于大部分土地自然还是还给燕国。若是燕不想失去齐地,燕赵联盟必不破也。” “若如此,臣无异议。” “那我儿如何?” “既然终究是要燕赵联盟,不如早送公主入燕,一方面可以使得秦国不敢将兵锋对准我赵国,另一方面,若是我赵国攻燕,也可有缓冲的余地。” 无论是蔺相如还是赵胜,以至于赵王何,都没有考虑另外一种可能。……他们会败。……因为赵国在对齐国和燕国上面,还真是胜多败少,或者说全胜。所以即使剧辛声称燕国有乐毅的二十万和姬复的三万,依然没有人认为燕国会胜。……这就是信心,或者说国家气质因素在里面了。他们对秦软,但对燕齐那就是硬。这就好比中日俄之间的外交态度,那是当年打仗打出来的,在没有新的战争的情况下,相互之间的态度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臣弟赞同蔺大夫的意见。” “宗正?” “臣也赞同。” “既然如此,平原君,你跑一趟燕国馆驿,知会一下特使,明日就启程吧。公主那里你也去说一声,我晚些去看望她。” “诺!” “两位也回去吧。” “诺!” “臣有事想禀报王上。” 赵王何看了赵梁一眼,说到:“那宗正就留下吧。” 蔺相如走后,赵梁道:“王上,希望这次你能派信得过的人护送公主入燕。” “公主是我女儿,我自然会如此。叔父何必多此一举呢?” “老臣听了特使之,心神不宁。王上,如今后宫之中,公主与太子别无根基,若是公主入燕,太子或可得一助理,但二公子如今也不小了,难免有什么心思。若是破坏了赵燕联盟大事,后果不堪设想,还请王上早做考虑。老臣身为宗正,有义务提醒你,莫要放纵后宫干政。” 赵王何听了,心中很不爽,认为这老宗正多虑了。他的王后一向贤惠,怎么可能生出歹意。不过,赵王何还是谦逊的说到:“小侄知道了。不过叔父真的相信特使刚才所吗?”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邹子名声在外,自然有其过人之处。即使不是邹子所,乃是燕国的借口,那么公主安危依然关乎大局。若是公主出了意外,未必不会如其所一样发展。” “叔父之有理,何受教了。” “老臣告辞。” “叔父慢走。” 赵王何犹豫再三,还是回到后宫,召威后过来商议如何送公主入燕。 “燕国特使想要迎接公主入燕?” “不错。威儿以为当如何?” “日子定了吗?” “明日就走。” “这么匆忙?幸好臣妾已经准备好贞儿的陪嫁物品,今日就给贞儿送去。只是有一个却是为难?” “何事?” “贞儿年龄不过十三,所以陪嫁之人难寻。” 其实威后的意思是没有合适兄弟的女儿可以给她当陪嫁。毕竟,赵王哥哥一家已经被赵王除尽了,至于弟弟平原君,恐怕也未有适龄女子出嫁。 “这个你不用cao心了,寡人来解决,你先陪我去看看贞儿。” …… 翌日,剧辛率人带着两量盛装的马车慢慢的踏上了北行的道路,或者说,剧辛一行只是在前面压阵,平原君才是真正的送婚使,所以剧辛现在是先行一步,在燕赵边界做好迎接准备。 而平原君一行几百人,大多是送婚的队伍,还有押送陪嫁的,至于保护人员,赵王何认为在赵国境内不可能出什么问题,但是由于宗正的提醒,还是派来了五十个军中好手充当护卫。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