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寒暑十载 (第1/2页)
绿竹掩映下,一黑一白两个人影正在紧张的比试之中,各自身形起落有致,木剑格碰之声接连响起。 “太慢了!” “重心太高了!” “缩头!” “太粗心了!” “破绽太多了!” 在一连串的苛斥声中,那名黑衣少年渐渐无力招架,脚下章法已乱,身上露出虚位。 白衣人剑招不退,越攻越猛,木剑向前一送,腕上运力,直接将那黑衣少年的木剑削落在地。 “当啷”。 木剑落下之声在空旷的庭院中回荡不息,如同人的心跳声在狭小的胸腔中回旋迂回。 “你真是有办法,一次比一次输得难看。”白衣人的声音不似方才激动,依然恢复了平静,却更显刺耳。 “去捡起来。” 黑衣少年怵立在原地,听到指令,方才弯腰去捡起自己的木剑,忐忑不安地捏攥着。 “能告诉我,你昨天深思一夜的结果是什么?” “物我两心,以心役形,形不为累。人我两境,以意役心,心超其外。” “那你是怎么做的?” “我···我没能做到。” “为什么没做到?” “我···还不够熟练。” “怎么才能熟练?还要练习多久?” 黑衣少年沉默了。 “我问你还要练习多久?” “一···一年。” “你已经练习多久了?” “三年。” “也就是说,别人一年就能学会的招式,你要练四年。” 见黑衣少年没回应,白衣人又补了一句:“是不是?” “或许是。” “好好说话!” “可能再用半年就能练好也说不定,三年半或者四年。” “是我在逼你吗?” 黑衣少年摇摇头:“不是。师父没有逼我。” “你是不是不喜欢跟着我练剑?” 黑衣少年头摇成了拨浪鼓:“不是的不是的,道子师父剑术超群,让人钦羡,我是真心跟着道子师父学艺的。只是···只是我悟性太差,辜负了师父的期待。” “你并没有辜负我的期待,因为我对你早就不期待了。” “···”黑衣少年再次沉默了。 “算了,吃饭去吧。”白衣人转身便走,不想黑衣少年却“扑通”一声,双膝跪地。 “都是徒弟不好,让师父对徒弟失望了,徒弟一定会加倍努力的,求师父千万别放弃徒弟,徒弟一定会努力的,一定会的。” 白衣人忙拽起少年:“干什么干什么?你又犯傻了是不是?我什么时候说要放弃你了?” “好了好了,算我说错话了行不行?你明知道我说话没遮拦的,你再不起来,我就跪还给你了。” 话音刚落,白衣人猛得一松手,提起衣摆就要朝着少年跪下,少年见状连忙将他拦住。 “道子师父,你莫跪你莫跪,我起来了我起来了。” 白衣人长叹一声:“唉,真拿你没办法。” “我···”少年还想说些什么,却被白衣人打断:“打住,先吃饭,今天你得吃三碗。” “啊?这么多?” “不多,你要想长高就必须吃。” “好吧。” “晚上收拾一下,明天我们要出一躺远门。” “远门?去哪里啊?道子师父。” “你说去哪里?当然是去看你病子师父和太师父。” ······ 人族,荷城。 “城南门外芙蓉华,风雨不败胜如霞,罗伯养莲好人家,一双儿女种莲花····”日光晴好,稚子声声唱童谣,风吹荷柳,更增夏日一份惬意。 辅惠侯府前,陶铭真立于阶上,正与一位白衣人交谈:“恩公,此去旁生,一路上还要烦劳恩公多多关照吾儿怀清与景明,屡次烦扰恩公,陶某心中实有愧。”他言辞恳切,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我来贵府叨扰十年,全凭侯爷收留,何言有他?”这白衣人正是十年前为陶怀清传功输元救其性命的律道子,自那以后一直待在辅惠侯府中教授陶怀清剑术。岁月荏苒,如今十年光阴已过,当初心脉受损陷入昏迷的灵病子几经调治,终于在近日苏醒,故而上官维写信来邀请律道子与陶怀清前往旁生地界,补续师徒情谊。 “时候不早,我们该出发了,还请侯爷留步。”律道子下意识地双手合十躬身而退,却发现自己已经还俗多年,连头发都早已浓密,再不必行这佛礼。 陶铭真忙道一声“恩公一路顺风”,环顾四周,只见陶景明坐在马车上,却是不见陶怀清的踪影。 “大少爷人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