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4章 财经新闻焦点 (第2/2页)
真相。 …… 收购了王安电脑之后,公司改名为大西洋商用机器公司,先后推出了爆款桌面电脑产品和分体式个人液晶电脑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 公司市值由重新上市后的6.23亿美金一路飞涨,目前已经达到1377亿美金总市值,是全美排行前十的大公司。 在每财季的分红中,股东也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1996年第一财季,分红23.77亿美金,第二财季,分红…… 电视屏幕上 一段背景VCR播放完,栏目主持人海森伯首先发问; 首先,对于这一起轰动全米的集体侵权案件,关键是125亿美金的索赔金额非常惊人,三位嘉宾有什么看法? “我先说一下吧。”布鲁姆教授表现欲很强,抢到了头炮;“这是一起典型的经营纠纷,中小股东对大股东的决策不满,认为侵害了自身权益,愤而诉诸法庭。 我们理解这种心情,但不支持这种做法。 100个人眼中有100个哈姆雷特,但不可能出现真正100个哈姆雷特,事实上只可能有一个。 从米国商业法律到联邦法律,以大陆法的立法结构来看,持有多数股权的大股东,对公司的经营决策掌控话语权,少数服从多数,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立法基础。 此案,显然以民主自由或者公证的口号,妄图动摇这一法律基础,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截止今日为止,我看了一下资料; 大西洋商用机器公司一共有172万名股东,这些股东都有自己各自的想法,有各自的诉求。 但公司的决策不可能出现172万种,也不可能征求所有人的一致同意,事实上也办不到,那样的结果是灾难性的。 从这起中小股东集体维权案中可以看到,他们主要矛盾的焦点在于; 不同意大西洋商用机器公司在华夏国设立生产基地,不同意公司将生产基地整体转让给长江科技集团,也不同意长江科技集团代工。 诉状中 认为这其中存在关联交易,侵蚀中小股东权益. 因此提出了惊人的125亿美金赔偿额,创下了米国证券史上集体诉讼最高案例,出发点无疑是荒唐的,完全站不住脚。 因为这些质疑,全都侵害了大股东的企业经营权,没有法律效力,只能算私下里的牢sao话。 大股东的企业经营权是宪法规定的,在世界通行的《合同法》及《民法》典中,少数服从多数都是法律基石,不容质疑。 所以,整场诉讼就是一个闹剧,完全不值得辩驳。” 电视镜头拉回来 栏目主持人海森伯打断布鲁姆教授滔滔不绝的演讲; 我们听到了布鲁姆教授精彩的论点,但是还想听听不同的意见,这一起全美瞩目的集体股东维权案,事实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没错.” 独立撰稿人大卫·帕特莱利先生第二个发言; “我仔细研究了这起案例,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 长江科技集团属于王氏财团的全资子公司,与大西洋商用机器公司的交易毫无疑问属于关联交易,这里面是否隐藏着黑幕 当然,这只是个假设。 因为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公司每年发生的关联交易数以千计,我并没有把他们都打上怀疑的标记。 从大西洋公司的每个财季分红来看,交易后,有迅速减少的明显特征,更加剧了人们的怀疑。 因为,大西洋公司不断推出爆款产品,盈利能力应该更强才是,而不是减弱,这完全无法自圆其说。 这起有史以来最大的维权案件,值得商榷。” 大卫·帕特莱利先生的发言,引起了观众一片哗然,收视率直线上升。 很显然,他摸准了观众的喜好点,米国人非常热衷于阴谋论,有一种被迫害的妄想狂,这在美国的影视剧中都有体现。 不管是《尼克松传》《刺杀肯尼迪》《纸牌屋》《一级戒备》《白宫管家》《越狱》……等等的火爆影视作品,都有相关的桥段。 关于大企业阴谋的就更多了,各种隐藏的黑幕,肮脏的交易,都可以满足人们的窥视癖好。 而这种争论,也是电视台刻意营造和希望看到的。 只有嘉宾们激烈的争论,不同观点的对碰才能吸引观众,观点越发耸人听闻越好,越发吸引眼球越好,越有新闻性越好。 至于事实的真相~电视台没有人关心这个,他们唯一关心的就是收视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