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陶生是妖(一更)  (第1/1页)
    夕阳落了大半,东边天际已升出一轮明月。    山水成画。    一短发道士正行在狭窄陡峻的山间小道上,突然林深之处传来了一阵歌声。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驻足循声望去,但见山林中走出一个白衣男子,那人脖子上还骑着一个扎朝天辫,穿红肚兜的小孩儿。    山中深林枝桠横生,路面又陡峭不平,甚是难走。而那人一路走着,却未有任何停顿,他渐渐靠近短发道士驻足之地不远处。    一曲唱完。    脖子上骑着的那小孩儿,奶声奶气说道,“再唱,再唱。”    白衣男子笑着说道,“成。”    正欲要再唱。    白衣男子瞧见了山路小径上立着的短发道士,稍作愣神,笑道,“陶生见过道长。”    陶生脖子上骑着的小孩儿,许是没见过短发道士,满是惊讶的望着张自道,说,“陶叔叔,他头发为啥比小石头的还要短?”    短发道士正是张自道。    那日自南山观辞别了黄皮狗狐,张自道向东南一路行去。    书册上第二幅画像还未显,也无甚目的地。    张自道背着一把剑,遇水涉水,逢山进山。    看见了村落集市,也进村去瞧上一瞧,有无鬼怪。    不觉行路已有半月。    陶生对小石头笑道,“时间一长,短发自然也就成了长发。小石头,说见过道长。”    小石头咬着拇指说道,“我看见他了,为啥还要见过?”    陶生也不再说小石头什么,对张自道说道,“道长还勿见怪。”    张自道默不作声打量着身前二人。    这个陶生身上仍有股很淡的妖气。    至于那唤做小石头的小孩儿,却是一鬼魂。不过与寻常的鬼魂,又有些不同之处。    小石头望着张自道,说道,“陶叔叔,他不会说话,难道是个哑巴?”    “小石头莫要胡说,”    陶生瞧了眼张自道手中长剑,说道,“道长莫要误会,陶生非是什么歹人。”    张自道点了下头,才开口说道,“你从林中出来,要去哪里?”    陶生抬头望了一眼骑在脖子上的小石头,说道,“去山前的村庄。”    “哦,去村庄做什么?”    “送人。”    “送谁?”    陶生指了下小石头,笑道,“这位小爷!”    张自道沉默一下,说道,“贫道与你一同前去。”    陶生笑道,“良夜明月,山路上有人相伴自是极好的。”    这个陶生喜欢言谈,也不去管张自道是否听得进去,一路说个不停。    又行了半个多时辰,夕阳完全落下山。    不过月明如昼,月色下,山间道路看的清楚。    转出山来。    豁然开朗。    群山包裹之下,    一片平坦的山谷地。    风吹过,稻田便泛起一阵涟漪。    张自道便瞧见远处另一边山脚下有炊烟升起,走在田垄间的小道之上。    他此时也大致明白了陶生为何会背着一个小孩儿从山林深处走出。    小石头原是那山脚下木家村的人,前两日受了惊吓,丢了魂。    不过这小石头在魂魄离体后逐渐忘了害怕,反而觉得自己轻飘飘的似是能飞。小石头觉得好玩,一路去追飞在天上的蒲公英。一时不察,跑得太远,等回过神时已经寻不到回村的路了。    陶生初见小石头时,这小子正趴在一棵老树的树干上呼呼大睡。    “不知张道长为何途经此地?”    陶生问道。    张自道笑了笑,说道,“游方天下,路过此地。”    陶生接着说道,“既然如此,等送回了小石头,张道长不如到寒舍,做客一回?”    张自道沉吟一下,说道,“那便打扰了。”    陶生笑道,“不打扰,不打扰。”    走到村口。    瞧见几个妇人立在村口,其中一较为年轻的妇人,一边流着泪,一边在喊着小石头的名字。    村里的老人经历过叫魂的事情,也知晓如何叫魂,起初并不太担心,哪知接连叫了两日魂,小石头还是没能回魂。    小石头魂魄跑的太远,本就不太容易听到亲人呼唤声,加上小石头又是个贪玩,便是由隐隐约约的声音传至耳中,多半也只当风声。    妇人嗓子有些哑,泪眼婆娑,她瞧见一个短发道士,一个白衣公子走了过来。    还以为是在做梦。    骑在陶生脖子上的小石头,挣扎着要下去,指着那年轻妇人喊,“娘亲,娘亲。”    不过年轻妇人只是普通人,又如何瞧得见魂魄状态的小石头。    就听白衣公子说,“夫人莫哭了,陶生此次前来,就是为送回小石头。”    在农家吃了鱼、吃了菜也吃了山里野味。    第二日,上午时。    十余户草屋房舍坐落在青山脚下,村前有溪水缓缓流过,水边青草地上,有牛在吃草,又有三只或黑或黄的土狗,打闹累了,卧在路边打哈欠。    一扎着朝天辫的男孩儿,脸上还挂着两道泪痕,小手不断揉着屁股蛋,那里长出了两个鲜红的大手印。    昨夜归魂之后。    道士有心隐瞒小石头实则因贪玩招致的劫难,哪知小石头醒了第一句话是‘我会飞了。’    他父母听着疑惑,便问。    小石头炫耀一般竹筒倒豆子把这几日他经历的稀奇事情说了个清清楚楚,追蒲公英,追山雀,夜里还能坐在树顶看星星。    而后就被赏了两巴掌。    村口,一行二三十人,在为一短发道士送行。    “多谢道长与陶公子送回了木家娃儿的魂。”    一拄着拐杖的老人拱了拱拳,说道,“只是村子不大与山外有联系,小老儿也无几枚铜钱报答道长。”    短发道士,笑道,“贫道也未帮什么忙,要谢还是去谢陶生。”    陶生这会儿拿着一个包裹,拍了拍,笑道,“里面有各家送的山味与山果,能让陶生行路时免于饥饿。休再提铜钱!”    老人听罢,便不再提铜钱报答一事。    一对年轻夫妇从人群走出来,男人牵着朝天辫小孩儿的手,说道,“跪下,谢道长与陶公子救命之恩!”    小孩儿一犹豫,见又要挨揍,忙跪下,结果成了五体朝地,趴在地上,口中奶声奶气,却说,“小石头还想听陶叔叔唱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