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28 罗小乔的难言之隐 (第1/1页)
娘子要翻天啊农村生活328罗小乔的难言之隐“这事儿既然是王妃办的,你还是去找王妃解决,本王管不了!” 慕景逸这话一出,葛正桐就愣在那里了,连哭诉都快忘了。 王爷,你这么正大光明的说你夫纲不振,真的好吗? “还有事儿吗?”慕景逸抬眼看他。 葛正桐生生打了个冷战:“没,没了!” “那就照常办吧!” …… “小乔,不是说要去个地方吗?什么时候走?” 慕景逸打发了葛正桐,很快就回到了他们的起居殿。 罗小乔喜欢绿色,院子里和角落里,到处都摆满了各色花盆,以野花居多,看着就让人心胸愉悦。 “王爷没事了?” “嗯” “那咱走吧,外头有人等着了。” 慕景逸没有问,跟着她上了马车,两人双手交握,相视而笑。 一下马车,他就明白了,这不是造纸的作坊吗? 为方便裁泡,作坊靠近池塘,周围种满了竹林和各色树木,有不少工人穿梭往来。 不过,罗小乔特意让他来这里,应该是有什么别的想法吧。 “王妃,老早就听说您今日要来,快里面请,里面请”,从里面冲出一个中年人。 “蔡大人,王爷也来了”,罗小乔笑着看他。 “下官拜见王爷”,蔡大人愣了一下,这才注意到,马车上还下来另一个男人。 “蔡大人?你不在工部,跑这里干什么?”慕景逸扫了他一眼,有些不解。 “蔡大人在材料方面极有见地,是我求了外公,才让他过来帮一阵子忙的。” “你们到底在忙活什么呢?” 慕景逸跟着他们往一处较大的作坊走,一边走一边问。 “呃……”罗小乔摸了摸鼻子。 其实,她一直以来,都有一个难言之隐。 所谓人生在世,吃喝拉撒穿,这都是基本生活要素。 但是你能想象吗?最基本的需求,“拉”,它是一件挺让人蛋疼的事情。 因为这个时代,没有厕纸! 是的,没有厕纸! 那么“拉”完之后怎么办呢? 罗小乔太有话语权了,因为,她刚来那几天,用的是“土坷垃”,她家太穷了。 后来,终于有点钱之后,就是厕筹,也就是24厘米长1厘米不到的木条或者竹条。 再后来,她们罗氏木业起来了,终于用上了草纸,但也是挺贵的,不是谁都能用。 她侧面打听了一下,基本上,条件好一些的人家,就是厕筹和草纸混合用的。 好在今年引入了玉米这种外来品种,老百姓不少用玉米皮来替代厕筹。 总之是,一言难尽啊! 罗小乔本对电视剧里面的古装男子充满了向往,现在只要一想想,也许他们连屁股都擦不干净,就Emmm…… 所以,她在老早之前,就琢磨着,把造纸术提升一下。 但是无奈的是,她确实不很懂。 所以她只能不断的从民间找工匠,让他们研究改进,最起码,要降低成本,让所有人都有能力用上厕纸。 去年开始,终于让他发现了这位姓蔡的大人。 而现代的纸张,却可以做的相当便宜,与机械化抛不开关系。 所以,罗小乔这边提供改进效率的法子,那位蔡大人,就负责将纸张做出来。 今日,应该是能小有成效了。 古法造纸,成本很高。 罗小乔来了不少次,大约知道分为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要斩竹漂塘,也就是将竹子置于水塘浸泡,使纤维充分吸水。再加上树皮等植物原料捣碎。 其次要煮楻足火,即拌上石灰水浸在木桶中蒸煮八天,把碎料煮烂,直到煮成纸浆。 再就是用石舂捣成泥,调配,铺在竹帘上,挤压晾干…… 而他们现在怎么做的呢? 慕景逸一路行去,听到了熟悉的蒸汽机的轰鸣声。 墙角堆放着木材,有工匠将木材去掉树皮清洗后,放到切片机中,很快的切成了碎片,然后放到蒸煮器上,得到木浆,再把木浆转移到“纸药”中,也就是各种添加物、矿物质混合物,再由蔡大人等人做成纸张。 至于这纸药的成分,就是蔡大人和无数工匠的心血了。 “王妃,您看看,怎么样?”蔡福山递上来一卷白色卷纸。 罗小乔抽开一小截,感受了一下,有些惊喜,“不错,就是这个!” 慕景逸也疑惑的接了过去,然后他就了悟了。 慕景逸眨着眼,看着罗小乔,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 感情她忙活了两年多,就为了这个?有这功夫,把那宣纸的工艺提升一下,把那印书的成本降下来,让百姓都能有书看,不是更好? 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罗小乔笑眯眯的道:“王爷,这可是摇钱树呢。” “是吗?”慕景逸不置可否。 “您想啊,只要我们卖的足够便宜,这谁都得用吧?北地多少人?一天用多少纸张?这可比那卖给书生的纸赚钱多了。” “况且,我们都已经摸到路子了,很快就能用到别的纸上,不出今年,纸价就会下来。” “好,我等着看!” 这边其实风景不错,罗小乔心情好,干脆拉着他去野餐了。 有靖王爷在,什么野物几乎都信手拈来。 马车上有足够的调料,罗小乔架起了烧烤架,两人就着池塘边,一边吃,一边乐。 天黑的时候,王锦乔就快要疯掉了。 “这哪儿来的?”他盯着放在桌子正中央的一卷手纸,问下人。 “王妃送来的,说是让您先试试。” “上哪儿试?”王锦乔到底反应慢了半拍。 不过他慢,可不代表王三海也慢。 他正好晚上吃坏了肚子,一个劲儿的跑茅房,顺手就将这看着很不错的卷纸带走了。 一刻钟后,王三海火急火燎的跑了进来:“你从哪儿弄得纸?这一卷多少银两?赶紧去谈谈,这是个大生意!” 王锦乔:…… 他的乌衣阁已经扩大了不知道多少倍了,早已从只卖棉布衣物的一家店铺,变成了杂货铺。 几乎北地的大户人家都知道,乌衣阁出售的东西,实用性极强。 所以,当一捆捆的手纸摆上货架的时候,乌衣阁又一次人满为患。 一两银子一捆! 不贵啊!大户人家快抢疯了! 就连一些有点钱的平民,也跟过来买个一星半点。 一时间,兴城纸贱,不知道被哪个有心人传了出去。北地的贸易又多了一项外销的产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