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41、传奇重器,乐山大佛 (第2/3页)
会在口舌之争上输的。 最重要的是,直播中的龙城战斗人员,也足够的给力。 “昂、昂‘昂……” 十头体型庞大,金属鳞片充满着狰狞感的钢铁神龙,从超过一百丈高度的拦海大坝上面,直接跃入海水之中! “噗噗噗……” 在没入海水之中,身躯两侧的鳞片开启,露出了大量黑洞洞的枪口,朝着四周发射拥有无视水中阻力属性的的穿甲弹,而背上更是出现一个个大口径的炮筒疯狂的开火! “轰轰轰……” 四只龙爪挥动之间,投放出一枚又一枚的震荡水雷,再加上龙口中喷出的可以在水下燃烧的高温火焰。 海面下,顿时展开了一场屠戮风暴。 十头战斗力达到超凡四、五阶的金属神龙一番火力全开的快速的冲杀,使得超过十里范围的海面上,无数鱼类翻白浮出水面。 大量被异族所裹挟着的海兽死伤惨重,出现了惊惧退缩的迹象。 “昂!” 不过,就在一头钢铁神龙口中的主炮发威,将一头超凡三阶的巨型海狮异族半边身躯煮熟时。 在它身躯的下方,一声更加沉闷的龙吼响起,一块“岛屿”从大海底部上浮,在堤坝上方的人眼中阴影一样迅速放大之后,一口就将这头百米长度的“钢铁神龙”连同它爪子上的那一头巨型海狮一起吞掉。 是一头龙鲲,与当初鲛人驱使那一头摧毁龙城水军营寨的人龙鲲属于同一种族的生物。 但体型却是比起原本那一头都还要庞大得多,长度超过千米,如同一座小型的陆地! “昂!” 而这种层次的龙鲲,数量不止一头。 水下的“钢铁神龙”有半数的遭遇到了龙鲲的攻击,还有一部分则受到些别的带有龙血生物的超凡生物的围攻! 龙鲲,既然叫这名字,自然拥有龙族血脉,而龙血生物有一特性,就是能够通过吞食同类血脉生物,获得一定的长成。 要知道“画龙点睛”使用的龙血,可不是普通的龙血,而是姬夜的真龙血,对于包括龙鲲在内的龙血生物而言简直是无上的诱惑,甚至蕴含着“传奇契机”。 正因此,几头龙鲲毫不迟疑就将这些“铁甲神龙”都给吞了下去! “全部弃舰!” 好在因为姬夜之前的嘱咐,龙城了战斗人员在受到袭击的第一时间,大多都利用船上的安全装置“弹射逃生”。 而因为受到“真龙之血”的引诱,周围的那些龙血生物也根本顾不上追杀他们。 “昂!” 而在吞食掉了“钢铁神龙”之后,几头龙鲲的身形更是浮出水面。 以自身庞大的身躯搭建成“攻城梯”,承载着数万只体型巨大的是海中生物,掀起滔天巨浪攻向龙城的战斗人员。 龙鲲的体型极为庞大,每一头身上都可以容纳上万头水族。 而且,是全部蜕凡五阶以上,甚至不乏超凡层次的水族生物。 “天啊,太可怕了!” “呼!这种体型相当于一个小型城市的怪物,一口恐怕就可以吞掉几万人,谁能够杀的死?” “我怀疑是传承之地,其实本身是一个‘异位面’,而玩家则是地球宇宙的意志挑选出去以异位面生物对抗保护地球。所谓‘大黑暗’就是各大据点抵抗不住之后,这些生物会直接到来到地球上,覆灭掉地球文明……” “我去,这猜测好像有点道理,敢问是何方大神?” “七点网LV5级作家……” 而直播中的玩家无疑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场景。 在身临其境的观战视角之下,看到各种怪物的触手、牙齿、还有比起来高楼大厦都要更加庞大十倍的体型,一个个难免额头冒汗。 也只有真正的见识到,地球上的人才会明白,其实玩家们面对的敌人是多么的危险与可怕。 “直接生吞‘神龙战舰’,好大的胃口!” 拦海堤坝石台上面戴凤翅盔,红色披风武将手中拿着一个单筒望远镜,看到了各种龙血生物争抢分食“神龙战舰”的情形。 并没有愤怒或者失望,反而是眉毛一挑,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 当初鲛人族来袭,龙鲲生吞掉“金色楼船”的场景,龙城指挥部可还是记得的,知道哪怕龙城如今在陆地上已经所向无敌,在海面上也难以同这种霸主级的生物正面对抗。 而无论是手中这一个“观海镜”,还是“军略部”的战争推演能力,都能够发现这些龙鲲的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轻易将钢铁战舰派出去“送头”? 自然是因为,这些战舰“内有乾坤”! “轰!” 突然,一个正在靠近黄海堤坝的龙鲲动作一停。 紧跟着,身躯之中猛的爆发出一股强烈无比,让人眼睛根本不敢直视的强光,伴随着可怕的冲击波以瞬间气化后的白色水气朝着四面八方疯狂扩散。 巨大的红色火焰状蘑菇云从海水之中冲天而上,甚至于把天上的云层都给冲散了。 核弹! 准确的说应该是核发动机。 十头“神龙战舰”的发动机部分全部都是属于超凡层次的核动力。 而且,通过张僧鹞“点睛画龙”之后。 那些龙血生物最为想渴望的“龙血”也正是潜藏于核能发动机转化成的心脏中,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轰然的爆炸,发挥出相当于上百万当量的核弹的威力! 以龙鲲巨大无比的体积与超凡的身躯,如果“核发动机”是在体外海水之中爆炸的话,很难将其杀死。 但是从内部爆炸的话,哪怕它是真的神仙也得趴下。 至于为什么不提前把这信息提前告知几名水军统领,这是因为在海水之中存在着一种身体完全透明的超凡异族“噬心鱼”! 其超凡之力,是能够通过海水作为介质,感知到水中的生物的思维波动,甚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