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孰能安己端天下 (第1/3页)
关于晁晏要离京去南郡的事情,公冶子终究是没有主动去跟安华提起。 安华知道这个消息是在晁晏离京的当天,皇帝在宫门前送巡视军务的司隶台使臣离京,安华因她封号地位伴在皇帝身侧,她百无聊赖的看着四周,瞧见了绢衣素冠手执王杖栉节在一众使臣之中恭领天子亲赐诏书咨文的晁晏。 看到晁晏的那一刻,安华在惊愕中夹杂几分愤怒的与他对视一眼后又倔强的转了头,对上公冶子深不见底的双眸。 出使巡视军防,没个半载很难回来。 接下来的仪式礼程安华全然木木,直到回到府上,听管家童伯说起晁大人遣人端来两份厚礼,说是恭贺长公主殿下和公冶大夫大婚。 安华看着拿精雕楠木托盘上贴着“长公主殿下亲启”红绸的盒子,随手打开,里面是一副巨大的观音大士图,细细看,那眉眼神韵还与安华有几分相似。 她细细鉴赏了许久,嘴角含笑眼角却有点点泪光,低声自言道:“倒是不曾听他说过,他还擅丹青笔墨。” 关于朝堂近日的纷纭她不是没有听到,也有不少人暗地里指责晁晏忘恩负义,全然不顾当初安华长公主举荐之恩,不扶植初涉朝政的穰平王就算了,调转枪头便跟了桓王。 安华甚至也曾埋怨过他为何毫不商议一番便去了桓王的阵营,完全伤了祉禄对他毫无猜忌的信任。 如今她才发现,或许她从来都未曾真的了解过他。 另一个盒子上面写的是公冶子的名讳,安华淡淡的看了一眼,便挥手让童伯一同收好,并没有去打开来看。 自从晁晏离开晋阳城,整整一天安华也未离开寝室房间半步,也不让人进去侍候,童伯怕主子出什么事,赶紧遣人去寻公冶子过来瞧瞧。 公冶子收到消息后赶紧放下手中的公文,匆匆安排人备马过到去后,安华已经不再将自己关在房中,而是披着薄薄的外衣踱步出了屋子,在已经被月亮照耀得很是明亮的夜空下,坐在大树下的软塌上发愣。 她瞧见公冶子前来并不感到意外,只是唤来在不远处随侍的婢女,去将上午晁晏遣人来的他那份礼盒箱子取来。 “打开看看吧,我也很是好奇,他会送你什么。” 公冶子瞧着她眼中淡漠轻拢,心中虽颇为疑惑,但也并没有说什么,只是依言伸手解开扣子上的红绸,打开了箱子。 里面放着竹简篆刻的排箫曲谱,和一副楠竹凤箫。 一个武道世家的家主,虽也懂些音律,但是凤箫这种古乐,他也赏玩不过来。将此物赠予他作为新婚之礼,也只能是安华喜欢。 他浑身僵硬一下,勾起嘴角,刚要去拿起那凤箫,却见那盒子有个机关隔层,指节分明的修长手指灵动请转,将隔层打开,里面安静的躺着一块玉牌。 是一块公冶家主的符牌。 当日他知晓晁晏要去南郡治军,担心军中武人莽撞,他控制不住场面,特地给他这块牌子,可以号令公冶门下子弟与其麾下兵将。 他一脸平静的将盒子中的符牌取了出来,毫无波澜的挂回自己的腰间,又将那装着凤箫的盒子推到安华面前,道:“容雁不过是粗人一个,这种雅致之物,赏玩不来。” 安华看着那块牌子,便知道公冶子早就知晓这个事。 “《礼记》有云,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安华轻轻将凤箫举起,放在朱唇下吹奏起来。 声音清越空灵,好像是从透明的水上发出的,连水面也在微微的震动,清亮、浮泛。音色婉转,变得醇厚幽远,犹如明月下的荷塘绿水,淡淡幽深;又如晴空下的山林,绵绵不绝。 公冶子安静的听着,看着她双眸微阖,兰气轻吐,无奈的笑着。 “为什么,不告诉我晁晏要去南郡的事情。”她睁开双眸,眼神犀利的看着他。 “他这么做,定有他的心思,况且那日我不过是在殿前候驾时候碰到他闲聊两句谈起,他既没让我传达什么话语,我又为何要过多言语?” “他此番前去,凶险异常,你不知吗?”她声音有些轻颤。 南郡,保不齐有谁还记得他的模样。 “晁晏是什么人,如没有把握,他怎么犯险?况且选择是他做下的,难道就不应该去承担自己的选择的后果吗。”公冶子的语气也略微急躁,他克制不住心底的那股妒意。 “他是为什么去,难道你不知道吗?”安华眼角滑落一滴泪珠,凄然笑道,“罢了,罢了。” 安华起身看了他一眼,冷然唤来童伯道:“童伯,送客。” “我说完这句话就走,不用遣人送客。”公冶子也从座位起身,负在身后的双手踌躇的拈这袖角道:“明日一早我要离京一趟,估计要走个把月,我会在婚期前回来,近日婚事便劳你费心些,公冶府上的事情你只管找世容便是。” 已然知道他对自己的恋慕之意,明明这么重视这桩婚事,却还要在此时离去,安华不由狐疑的看着他,“是什么事?” “你关心我?”他微微笑着反问道。 “不过是想知道你还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安华嗤笑一声。 “去查几桩贪腐的案件,不是什么大事。”他说完抬步要走,走出几步后又顿住了,取下腰间的那块裹铜玉牌,执起她的手放在她手中。 他深深的看了她一眼,留下一句:“安华,你定是我公冶子的。”便旋身便离开了。 晁晏回南郡的路上,特地选了一道会经过雍原的道路。 到官驿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一行人刚进门口就看到祉禄执着琉惜的手在院子里散步。 “见过穰平王,王妃!”晁晏牵头领着众人行过礼后,复又与祉禄一同步到一侧的亭子里,坐下闲聊一番。 世鹄见他们也只是聊起一些日常琐事与昶园的杂事,陪着坐了一会就寻个由头先告退去收拾厢房了。 琉惜见公冶世鹄离去,便也走到一侧,然他们两个好好叙话。 “军中斩帅,非比朝堂论政,先生此行危机重重,可有何部署?”祉禄见世鹄走远了,也就不遮掩着什么。 晁晏笑道:“越骑军的公孙势力如今正在内斗,二爷公孙甫森向来与他大哥公孙甫磊有嫌隙,他大哥与褚融曾有同袍之情,当年他得益继任主帅之位也多得褚融相助,如今褚融倒台,正是二爷夺越骑军的时候。此行我们会入住到公孙府上,然后就会发现公孙甫磊与褚融的一些信笺。” “先生定是已经做好的筹谋,可据闻公孙甫磊此人诡计多端且心狠手辣,要摘掉他也不是这么简单的,只怕他为保命会先斩来使再借由边境异动来上奏给陛下。”祉禄还是有忧心。 “桓王早已与公孙甫森有所联络,一直在等一个机会收了公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