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章 雪弗兰 (第1/1页)
“放到这一边哪?”杨电工看了看想了想:“得不得行哦,怕是没得恁个长哟。” 他说的是强电进户线缆。 一般住宅楼强电分户线进来都是六平方的多芯线,直接进入强电箱里,没有多余的长度。 “没事儿,我买一段六平方线回来,你就按我说的弄吧。”张洋点了点头,伸手去强电箱里扯了扯看了看,确认是六平方的。 有些地方用的是十平方线。这个其实几乎没有差别,也不是越大越好,你是住家又不是生产厂房,六平方就足够你折腾了。 “啧,好嘛好嘛,听你的嘛。”杨电工有点无奈的样子,想了想看看线得怎么走,过去画线:“这里撒?” “对,再低点,一米三。”张洋比了一下。 鞋柜的高度一般是一米一到一米二,一米三的高度正好摆在鞋柜和顶柜的空档里。 很多人家装修鞋柜上面不做顶柜,这其实是一种浪费,只要条件允许还是把顶柜做上,等搬进来你知道有多实用了,可以放很多东西。 现在的住宅不管大小,最大的问题就是储物空间的缺失,但我们过日子不是住酒店,东西只会越来越多,需要收纳的东西越来越多。多打一点柜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储物,晾衣服,晾被子,是不是好清理打扫,洗衣机的摆放位置,这都是容易被忽略却又相当重要的问题。 由其是年轻人,没有多少过日子的经验,心里只想着美,结果真正住进去以后这也不方便那也不合适。 …… 画好线,杨师傅匆匆忙忙的骑上摩托车走了,他那边工地还没有结束。 张洋又在小区里晃了一圈儿,给何姐和王哥打了个问候电话,又去莫老板的窗帘店里站了站。 莫老板的墙纸墙布已经上线了,看样子生意还不错。这个东西本来就是这样的,窗帘和墙纸墙布本身就可能相互促进带动。 闲聊了几句,开了几句半荤不素的玩笑,张洋出来就接到了杨洋的电话。 “你在哪?” “我?盛世华城,有事儿?” “你来一下学校,后门这边。” “后门?后门在哪?我连你们学校的正门都找不着呢。” “就从国瑞城过了马路就是,哎呀,烦不烦哪你?快点,我一会儿有课。” 张洋挂上电话从小区出来往轻轨站走,刚走了几十米到十字路口这里,一辆空出租迎面开过来,张洋招了招手,出租车连转向都没打直接拐了过来。 他不知道杨洋有什么事情,遇上出租就坐了,这样能快点。“旅游学校,后门。” 司机闷不做声的按下计价器。 到了春晖路,下了车,按着司机指的路走进去。 这是旅游学校盖的住宅楼,两栋连体楼,边上就是学校的围墙,中间有个胡同。 走进去三十来米,迎面就是夹在树木枝叶里的一道铁栅栏门,这就是旅游学校的后门了。门是锁着的。 张洋掏出电话打给杨洋。 “我到了,后门,这是后门吧?” “就是个大铁门,我马上到。” 电话挂断几分钟,铁门从里面被打开,杨洋走出来,手里拿着把钥匙递过来:“给,就那辆,我马上上课了。” “啊?”张洋下意识的接过钥匙:“什么?” “车,那辆白的,川A牌子。我要来不及了,你开走吧。”杨洋撇下一句话急匆匆的又进铁门里去了。 张洋看了看手里的钥匙,雪佛兰的。扭头找了找,楼角上贴着墙停着台白色的两厢车,他对汽车知道的不多,也不认识是哪一款。 不过心里还有挺激动的,好几年没摸过车了,而且现在也正是需要的时候,买又买不起。 按了一下钥匙,车双闪一闪叫了一声。就是它了,看了看,果然是川A的车牌,成都的车。 张洋吐了口气,好像杨洋在成都有不少未知的事情啊。 车停的距墙太近了,只能从副驾爬进去。张洋稍微有点胖,这车空间又不算大,爬的有点吃力,不过总算是进去了。 看了看,调了调座椅,是手动档。 踩了踩离合刹车熟悉一下感觉,插上钥匙打火,放手刹,挂档,挂档,挂,我靠。张洋趴在档杆上看:倒档在哪儿? 掏出电话给杨洋打了过去。 “喂?我马上上课了。” “倒档在哪?” “啊?” “倒档,我没找到,我以前没见过这车。” “倒档就在前面啊,前面往上推。” “我知道啊,推不上去呀,我知道就是那个位置,但是怎么挂?” “咯咯咯咯咯,”杨洋在电话里大笑起来:“那档杆上有个小东西,要提起来,提起来就挂进去了,哈哈哈哈。” “小东西?”张洋趴到档杆上看了看:“没有啊。” “有,你用手试试吧,往上提。我上课了,挂了。” 张洋把电话放到一边,用手在档杆上来回上下的摸了半天,就一个球球一根杆杆,哪有什么小东西啊?这么一小会儿,加上车里热,汗都下来了。 熄火,重新把手刹拉起来,张洋无耐的拍了拍档杆,哥们啊,哥的一世英明全毁在你身上了。无意之中手指头碰到了什么,好像能动。 欸? 张洋低头研究,用手碰碰,再碰碰。我靠,原来有个套环,不大,还是包在档杆密封皮套里面的,从外面根本看不到。谁能想到皮套里面还有秘密呀? 套环的位置正好手握在档杆头上能勾到。 用手指把它向上勾,果然,能提起来,试着往前推,挂进去了。 我靠,这设计人员真特么是,服了。你放在外面明显点也好啊,藏在皮套里面,这特么第一次开先得猜猜猜,看哥这一头汗哪。 打火放手刹,提套环挂倒档,张洋终于把车弄动弹了,贴着围墙倒了出来。离墙面太近了,右轮前进,再倒,反复了几次车才算离开了围墙调过了车头。 车玻璃有点脏,张洋扳了扳喷水杆,没反应。 看了看油表,也没多少了,从成都开过来的呢。 想了一下,好像就近没有加油站。 张洋把车从胡同开出来拐上大马路,向马王场方向开了过去。重庆啤酒厂对面有个加油站。 跑了有四公里,来到马王场这边的加油站,就在马王场轻轨站的下面。 “老师,我车没水了,能不能在这加一下?”加油的时候张洋问了一下加油员。 重庆这里称呼人不管男女老少,统统叫老师,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加油员递给张洋一个空矿泉水瓶,指了指卫生间。 张洋拿着大矿泉水瓶跑到卫生间灌了一瓶水跑回来了,打开前机盖,找到水壶往里灌。 “哎,哎,老师,漏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