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6章 楼兰 (第2/2页)
又好好地放松玩耍了两天。 终于到了出发的日子,紧张与激动并存,兴奋与恐惧均有。 我、马小辫和强子早早地来到张舵爷家。 他的家里除了六子,竟然又多了一个人,看到这个人我们不由讶然,因为这个人我们认识,就是何财信的女儿何家丽。 何家丽的胳膊上还挽着黑纱,看样子何财信这个老杂毛在那天被何家劲烧掉阵眼后,已经遭反噬而身亡。 张舵爷笑着说:“这位是何家丽,也是我们这次探险小组的一员,你们大家互相认识一下。” 见到面容姣好身材高挑的何家丽,强子急忙上前伸出手,道:“美女好,我是强子!” 何家丽只是哼了一声,冷冷地转过头去,弄了强子一个大红脸。 张舵爷也不恼怒,继续说:“何家丽在大学里学的是考古专业,对我们这次的考古之行有很大的帮助,希望你们互相帮助。” 我和马小辫哼了一声算是作了回答。 张舵爷向六子道:“六子,一切准备好了吗?” 六子说:“早就好了,就等张舵爷您掌舵开拔了!” 张舵爷向我们一招手,我们便陆续走了出去。门口,早已停了几辆黑色的轿车,按照张舵爷的意思,我们坐车到省城之后,再坐火车直接到达目的地。 车上,马小辫皱着眉问我:“老杜,看来这情况有些复杂,张舵爷给何家丽怎么又掺和到一起了?还有那个当初算计我们的六子……对了,张舵爷最初说他们有四个人,可是这才不过三个人,那么剩下的那个又是谁?” 我当然也猜不到,只得小声嘱咐马小辫和强子说:“见机行事吧,实在不行,我们就跑,霸王琮哪怕不要,也不能把命撇在那里,我们没必要给张舵爷那只老狐狸卖命。” 中午时分,我们到达了省城,接着又坐上了开往目的地的火车。 强子愈发兴奋起来,问我楼兰到底在哪儿? 说实话,我长这么大,最远就是到过县城,至于楼兰在哪,也只是从历史课上偶尔知道了他的丁点历史…… 楼兰古国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小国,位于罗布泊西部,处于西域的枢纽,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楼兰古国在公元前176年前建国,到公元630年却突然神秘消失,共有800多年的历史。 对于罗布泊,我始终有一种一窥全貌的念头,究其原因只有一个么那就是它的神秘。 上学时,读到李白的塞下曲就令人神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而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说明在唐朝时,楼兰还是一个彪悍的民族国家。 地图显示,楼兰在新疆罗布泊的西北部,本来鲜为人知,可是在1990年,一名叫做斯文赫定的瑞典考古学家在罗布无意中发现了楼兰古国。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三月二十九,赫定一行抵达罗布泊北岸后,来到一处看来可打出淡水的地方,决定掘井取水时,发现唯一的铁铲丢失了,随同的一名向导被派回原路去寻找。不料路上狂风大作,漫天的风沙使他饥肠辘辘无法前行。沙暴过后,在他眼前突然出现了高大的泥塔和层叠不断的房屋,一座古城奇迹般地显露出它的面容,这就是消失千百年来的古楼兰国。 可是,楼兰国作为古代西域36强国之一,为什么会在一夜之间神秘消失了呢?这一直是一个谜,而科学家们罗列了下面几种消失的可能理由。 其一,楼兰消失于战争。公元五世纪后,楼兰王国开始衰弱,北方强国入侵,楼兰城破,后被遗弃。 其二:楼兰衰败于干旱、缺水,生态恶化,上游河水被截断后改道,人们不得不离开楼兰。楼兰曾颁布过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法律。 其三:楼兰的消失与罗布泊的南北游移有关。斯文·赫定认为,罗布泊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左右。3000多年前有一支欧洲人种部落生活在楼兰地区,1500多年前楼兰再次进入繁荣时代,这都和罗布泊游移有直接关系。 其四:楼兰消失与丝绸之路北道的开辟有关。经过哈密(伊吾)、吐鲁番的丝绸之路北道开通后,经过楼兰的丝绸之路沙漠古道被废弃,楼兰也随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其五:楼兰被瘟疫疾病毁灭。一场从外地传来的瘟疫,夺去了楼兰城内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侥幸存活的人纷纷逃离楼兰,远避他乡。 其六:楼兰被生物入侵打败。一种从两河流域传入的蝼蛄昆虫,在楼兰没有天敌,生活在土中,能以楼兰地区的白膏泥土为生,成群结队地进入居民屋中,人们无法消灭它们,只得弃城而去。 其七:由于中亚游牧民族侵入,导致本土文化被毁灭,当地的居民逃往他方,楼兰随后就走向了衰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