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章 平凡之路 (第1/2页)
这边周氏兄弟传媒刚刚宣布投资3亿拍摄一部科幻大片,刚刚消停没几天的媒体们,又开始对王小白进行了新一轮的口诛笔伐。 《新京报》撰文称:“在国产科幻电影尚处于空白阶段,科幻电影对于无数电影制作公司来说都是一片禁忌之海,没人敢轻易冒险起航,生怕被未知的风浪波及。而在这个时候,周氏兄弟传媒站起来,一举扛起国产科幻电影的第一面旗帜,这种行为是勇敢的,是充满担当的……” 《新京报》对周氏兄弟传媒高度赞扬,顺带不忘踩一脚王小白。 “在周氏传媒义无反顾投入到科幻电影这片处女地时,而被人们寄予了无数厚望的王小白却沉默了,这让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票房更重要,还是科幻电影的未来更重要?” 江城日报更是言语辛辣,一点不掩饰对王小白的恶感:“王小白从头到尾就只是一个专注于票房的导演,在人们感叹他用《药神》展现了他个人的思想高度时,我就忍不住要说,王小白又一次将所有人都骗了。他从不在乎电影的内涵,只是在用眼泪掏空人们的腰包……” 所有人都恨不得将王小白钉死在耻辱柱上,而周氏兄弟传媒则被无数媒体们包装成了国产科幻电影的创世主、开荒者。 周氏兄弟传媒在看到这一切时,深感庆幸。 虽然没了王小白的加入,但能踩着王小白的尸体,将刚刚立项的《江城堡垒》推向这个高度,电影票房注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他们已经弹冠相庆了,似乎已经看到王小白的《药神》被踩在脚底下的场景。 星辰大海的点话都被打爆了,无数家媒体都想采访王小白,想拿到第一手资料。 但可惜,王小白注定是不会接受任何采访的。 而在这个时候,央视播出了王小白首次接受个人访谈的内容。 这一期的访谈内容很有意思,标题为——王小白:其实,我只是一个演员。 在访谈中,面对主持人问他最喜欢哪个称呼,他却很认真的说:“其实,我只是一个演员。” 那表情中的自然与诚恳,让所有人都觉得格外舒服,又带着一丝心疼。 他坦然表示,走红只是意外,也只是想靠着走红赚一笔启动资金。这样的回答很朴实,很接地气,不像那些访谈中的明星一样,大谈特谈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对于舞台的尊重,对于艺术的追求,假的很。 当然,王小白也有点假,或者说是风趣幽默,因为他说自己的梦想是开一家养猪场。 你骗鬼呢! 就你那贱贱的劲儿,你会开养猪场才怪! 有一段采访更是让所有观众都笑疯了。 当主持人问起他对于《药神》中的那些网上的解读时,王小白居然一脸懵逼。 可这没引起观众的反感,更让他们觉得王小白很真实。 “哈哈哈,这也太真实了。” “王小白这样很接地气,很可爱。” 有网友说:“请剖析‘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表达了作者蕴含了哪些意义?” “答:当年作者下笔的时候,喝多了。印象里有两棵树,于是写到:‘我家前门前有两棵树,一颗是枣树’,写到这里突然记不起另一棵树是什么树,于是穿上拖鞋,到门口一看。卧槽,两棵枣树。家里稿纸就3张了,撕了重写影响灵感,一咬牙——‘另一棵也是枣树’。” 当然,王小白也有很气人的时候。 “卧槽,一个月就写好了《药神》的剧本,然后你告诉我你江郎才尽了?吹牛也不是这样吹的好嘛?” “平均一周一个剧本,《夏洛特烦恼》更是只用了四天,我除了说我服了还能说啥?”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他在说自己写《药神》时经常写不出来东西,江郎才尽,我虽然觉得他在装逼,可是看到他那个样子,我感到有些莫名的心疼。也许正如他说的那样,他只是一个演员,导演和编剧,只是不得已才做的。” “我也是,莫名的心疼,但又很想掐死他。” “同上,想充满心疼的掐死他。” 《大咖面对面》关于王小白的访谈内容,总共有45分钟。 人们发现,在电影上时而单纯幼稚、时而调皮可爱、时而深沉内敛的他,在单独面对镜头时,有的却很安静,安静中又透着一丝的不安与腼腆,与荧幕上熟悉的形象完全不一样。 也许就像那句话一样——表面越快乐的人,内心越是孤独。 他的内心是孤独的。 于是,在这期访谈播出后,原本被全网逮着骂的王小白,风向有一丝的改变。 “王小白自己说了,他其实只是一个演员,你们凭什么道德绑架他?” “他不拍科幻片,肯定是有他自己的考量,你们不该用自己的意志,来绑架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