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 鸡眼里的灵魂 (第2/2页)
寞。把它杀了,做成腊鸡,挂屋里,我就是和一具尸体睡一间屋,每每半夜醒来,想起,看着都吓人!” “你男子汉大丈夫就这小胆?”陶玉忍住笑说,“就是一只鸡,还那么多说辞。那你吃了猪rou,猪的尸体都在你的肚子里了,你就不怕?你身上的rou也有吃了猪rou长成人rou的,你不怕?” “我胆小,我没有胆,见血我就要晕,从小我爸说我这胆量根本没法当解放军。” 司徒卫东越说越来劲: “我就想啊,英雄真了不起,知道那是机枪,还哒哒哒射击,明知道要被打成筛子,还往上面扑,我想着就背皮子抽筋。还有***,被火活活烧死不叫一声。” “要不是人家怎么是英雄呢!你这胆小鬼,如果被敌人抓到不用上老虎凳,不用灌辣椒水,两鞭子打身上你就叛变了。”陶玉说得司徒卫东哑口无言。 司徒卫东看看鸡,又看看陶玉,傻笑。陶玉不知道他是在耍嘴皮子还是真怕杀鸡。 陶玉叫司徒卫东明天晚上吃完饭,烧一大锅水,她来杀鸡煺毛,还对公鸡说:“鸡大哥,对不起了!” “没锅。就这小锅,烧锅水烫几只麻雀倒没问题!”司徒卫东指着架子上的小铝锅说。 “我把鸡杀了,你拿到开水房去煺毛.”陶玉说。 “帮帮忙饶了我吧,小meimei,煺毛我也不敢。”司徒卫东说,“你知道什么叫‘晕血’吗?我晕血,见了血我就要晕。” “你吃鸡可以,杀鸡不敢,连拔鸡毛也不敢。你这是资产阶级,不,小资产阶级,坐享其成!”陶玉无奈道,“你借几个温水瓶,到开水房去打好水,准备好了,我来杀,我来煺毛这可以吧?” 司徒卫东点头答应道:“可以是可以,但准备好了的时候你要说一声,我怕见血。弄妥当了,你再叫我,我再回来。我见谁家杀鸡都绕道而行,怕看了做噩梦。” “你这大男人一个,怎么这么麻烦!” 陶玉笑笑又说: “春节,你们单身汉也要发餐票打牙祭,这么大一只鸡你一个人也吃不完,你把鸡杀了,做成腊鸡,带回去给嫂子和女儿,这大老远的这穷地方也没啥带回去的。这鸡几天干不了,你到开水房的锅炉边上放两晚上就差不多干了。哎,你怎么不说话了?” 这个春节陶玉过得很快乐,快乐在在哪里,具体她也说不清楚。 陶玉招工起来的第三年,司徒卫东回家和他老婆办离婚,答应陶玉,回来就和她结婚,要明媒正娶,要办婚礼。 司徒卫东回去办离婚的前一天晚上,俩人就在一起了,这回司徒卫东见了“红”。高兴得不得了。临走时说,这次回去离婚办妥了顺便把喜糖买了,回来就扯证,办婚礼,叫她在家乖乖地等着他。 想着要结婚,陶玉开始张罗弹新棉絮,买新被里被面新蚊帐的事。这厂里的房子相比沪上老厂来说,要宽松的多,司徒卫东现在住的宿舍打整一下就是俩人的新房。 结婚就要有结婚仪式,亲朋好友都要来参加,来得人越多越有面子。可自己没有什么朋友,结婚的时候没有朋友来参加自己的婚礼,想起这使陶玉很恼火。 陶玉下心要赶快多交朋友,结婚的时候好来参加她的婚礼。 夫妻两地分居一年有探亲假,还报销来回车票,这叫不谙世事的人还羡慕不已,以为夫妻两地分居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 其实被动的夫妻两地分居是痛苦的,是一种不得不承受的痛,是一种无奈,是邪恶,非人性的,这一点司徒卫东和那些夫妻两地分居的人深有体会。 有人却把他标榜成浪漫,不知居心何在。 既然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又怎么能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呢? 人生苦短,怎么不珍惜这朝朝暮暮呢! 两地分居,夫妻越恩爱就越痛苦。 短暂的见面将意味着再一次长时间的别离,这种痛苦谁人能知? 夫妻长期分居,夫妻生活名存实亡,不知闹出多少荒诞无稽的悲剧。 好工作当然不能轻易失去,失去工作生活来源没有了着落,就是无业游民,比农民都差十万八千里。 没有了耳鬓厮磨的依偎,没有了朝夕相处的迷恋,分开就是孤独。 想到相聚就是无奈与痛苦,如此流离的婚姻到哪才是一个尽头,何时才得以解决相思的苦? 长期分居的男女又如何能体验夫妻之间的幸福? 这个婚姻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具徒有虚名的空架子罢了。 现实所造成的,埋怨变成怨恨归结到彼此,一封信来回要半个月,人的心思不断在变化,过两天后悔前面信里的话,又赶快写信弥补,添加,修改,纠正。 司徒卫东现在和陶玉相爱,两人决定结婚。 舆论压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两人对彼此发至骨子里的爱。 俩人发誓从今以后,朝夕相处,不离不弃,哪怕讨口要饭都在一起,绝不两地分居! 这年司徒卫东一走,探亲假过了很长时间都没有见回来,也没有给陶玉和单位同事领导写信,渺无音信,消失得无影无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