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章 众生皆苦(二合一大章) (第1/2页)
顾牧有一些担心:“我这次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我修墓的事情,他们会不会使坏呀?” “他们敢?” 组长轻蔑的说道: “那个山坡是我们组里面的地,跟他们毛关系都没有,他们管的着吗?你又不是公家的人,给自己家里修墓,他们有什么资格管?我们这个组的人都没有死绝呢,他们敢来管试试?” 听到组长这么说,顾牧也放心了一些。 虽然他也知道组长会在他修墓这件事里面弄一笔钱,可是这个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不管是找谁,都没有办法避免吃回扣这种事情。 想要每一分钱都落到实处,那除非自己来修。 和村里那些狮子大开口的人比起来,几十万修墓的费用真的算不了什么,而且这不是什么做善事,是给他妈修墓。 吃完饭后,组长就找修墓的人去了,顾牧带过来的这几个人也就回到了自己的家。 组长把大门的钥匙给了他,打开门后,里面的装修,让他也还挺满意的。 就算人家黑了他的钱,至少做的事情还有那么一些人情味。 虽然装修得算不上豪华,不过也挺干净的,能够住得下去。 顾牧本来是想着要休息一下的,可是回到家后,还没有坐下来,就有组里的人来串门了。 都是一些在修路上面捞到了好处的人,现在当然也想着能不能够拿到更多的好处。 农村里面串一下门是很正常的事情,顾牧这么长时间没有回老家,乡亲们关心一下他,来问问他的情况,这也没有什么。 顾牧也不好不见,只得在客厅里面那些来访的老乡们谈话聊天,吹一吹牛逼,说说自己现在公司的发展。 这些人都在问着顾牧的来意,有没有什么大动作。 有的人就建议顾牧在这里搞一个农家乐,把这个组的风貌做一些改变,弄成一个适合休闲的地方。 他们还给出了一些数据,比如说哪个亲戚搞农家乐赚了多少钱,怂恿顾牧也投资这个。 在这上面顾牧没有松口。 他以前打工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想过回老家搞一个农家乐或者是特种养殖什么的,不用在外面低声下气。 但是后来了解了一下,农家乐能够搞起来的地方,基本上都是靠着大城市比较近,像他这种离县城都有几十里路远的地方,搞农家乐就只会赔本。 ——在一片农村的包围里,搞农家乐,谁来消费呀? 那些农民吃饱了撑着,去别人家里来体验农民的生活? 要让他投资搞农家乐,只能说是可以给这些住在这里的人改善一下生活环境。 现在的环境肯定不适合搞农家乐,要让这一块地方变得很干净很整洁,长杂草的地方最好是弄一些风景树,栽一些花花草草,最好搞成乡里面敬老院的样子,住在这里就会开心很多。 可是,想要靠这个赚钱,那是做梦。 对于他们的提议,他也只能笑一笑,说要考虑,但是并没有直接给出承诺。 真的要这样做,那就是傻了。 通过和这些人的聊天,他也了解了一下现在村里面的情况。 村长说这个村里的村民们还比较穷,倒也没有说错,因为种地确实都赚不到钱。 现在这个村子里的村民种地确实没有什么收入,有些人都已经不种地了。 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是家里年轻的人出去打工挣来的钱。 还坚持着种地的,都是出去打工的子女没有多大的出息,只能够自食其力,来减轻子女的负担。 辛辛苦苦一年能够存个一两千块钱,也存一两千块钱。 怕是存不上钱,不用子女从外面寄钱回来,也算是帮他们减轻了负担。 至于一些年纪已经很老,实在是种不下地的,那只能将家里的地给抛荒,或者是一亩地一两百块钱租给别人种。 一座村子都见不到几个年轻人。 农村确实挺不容易的。 要是没有那么多出去打工的,大家都留在农村,靠着人均一亩多的耕地,养活自己都非常的困难,更不用说提高生活品质了。 想靠着种地致富,除非是大规模产业化的种地,不然摆弄着那一两亩地,怎么都不可能致富。 特种种殖也是一个坑。 很多人看到电视里面搞特种种植致了富,一亩地能够收入几万块什么的,然后就去跟风,结果是将收获的东西卖了钱,还不够买种子的钱。 特种种殖大的价值在于稀少,所以价格高,附加值才高。 大家要是一窝蜂的都去搞那个东西,价格马上一泻千里,赔得爹妈都不认识。 村子里面早些年也有一些在外面打工受挫的,或者是看到了什么致富经一类的玩意儿,回到老家想要靠着特种养殖或者是特种种殖来致富,结果都是赔得很惨,最后还是出去打工去。 要不就是种植粮食。 真正能够有稳定收入的只有种植粮食,因为这个市场很大,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价格虽然也会有波动,但是波动很小。 可是种粮食一亩地能够赚到的钱很少,除非大规模的种植。 华夏不像米国一样有着这个世界上最大面积的耕地,而农民数量又很少,可以进行现代化大规模的种植。 华夏国内有几亿农民,总的耕地面积又远远的不如米国,每个农民能够分到的地实在是太少了,种地也就是能够让自己有口饭吃,想要挣钱,千难万难。 对大多数农民来讲,唯一的出路就是出去打工。 可是有那么一批老农民,没有读过书,出去打工也找不到工作,最多只能找清洁工洗碗工这样的,可是华夏的城市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岗位。 他们只能够留在农村,只会种地,而且是用古老而传统的方法种地,很多仅仅只能够混得一个饱,连温都不一定。 一家几亩地,一年摆弄下来,扣掉成本,赚不到几千块钱,基本上只能够维持生活。 当然,比十多年前还需要缴纳农业税的时候要好多了,现在不但是不用缴纳农业税,种粮食还会有补贴。 而且农村的基础建设也搞得挺好的。 虽然在城里人看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