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一章 国君发飙,会猎开始 (第2/2页)
伯忍不住嘬牙。 天下之大,无人不知翊天军的大名!那可是绝对战力的代名词。 和普通的军队不同,翊天军根本就不划分什么天字部地字部人字部,而是清一色的精锐!从吸收兵源就开始设置极高的门槛,不是什么人都能轻易加入的。 这支军队的名声,则完全是实打实用战绩说话,轻易不出手,一出手就是腥风血雨。 数年前北面的大周国和大梁王朝发生了摩擦,新登基的周王年轻气盛,一怒之下反叛。 大周本就国势强盛,是北方霸主,而且联合燕北十三地共同举事,一时之间声势浩大,天下侧目。 几乎所有势力都认为,这场大战会旷日持久,大周纵然无法彻底击败大梁王朝,但大梁想要吞掉敌人,也是很难的。 战事一起,大周确实出其不意下,取得了节节胜利,甚至还歼灭了大梁的多支兵马。 可没等得意多久,大梁王朝的翊天军就悍然出动,然后在正面战场上以少胜多,击溃了大周主力。 紧跟着七战七捷,最后一战极为惊艳,扫平了十数倍于己的大周和燕北十三地联军,经此一战,天下震动! 直到今天,燕北十三地还活在大梁王朝的铁腕统治下,而且无力反抗。 大周王室更是战败后被屠戮一尽,国土在大梁的主导下,被周边几个小国瓜分。 由此就能看出,翊天军的战斗力之强,简直令人骇然。 “算了,到时候走一步看一步,先赢下边境会猎吧。” 靖云伯不再去想此事,着手处理眼前。 十余天过去,到了边境会猎的准备期。 一大早,陈国和金水台军营外,同时响起马蹄声。 各有一支大梁王朝军兵出现,甚是齐整。 金水台和陈国也都毫不意外,默默打开营门,放他们进去。 不多时的功夫,双方各自要参加边境会猎的武者,纷纷被集中起来。 这一天终于要来了! 别说是他们,就连普通的军兵也察觉到了气氛的肃穆,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 这些被派出的武者,可能战力方面有高有低,但毫无例外,全都是洗髓境。 其中不乏有人属于那种有实力,但之前没有背景和机会来证明自己,这次是主动参加拼一把前途的。 只要他们能活着归来,资源一到位,直接就能突破门槛,提升到化气境界。 可以预见,这次边境会猎不但会决定最终的战果,而且参加并活下来的这些人,绝对是陈国和金水台接下来许多年,军中的主力人才,要花大心思重点培养的。 武者们站了黑压压一片,原本约定是各出三百人,后来增加到了五百人。 这也就说明,在有限的区域内,会有一千名境界相同的精英武者展开厮杀。 当然这批武者身上的装备,也绝对精良。无论陈国还是金水台,都不会在这件事情上抠门,每人一把白晶武器都是标配,而且是根据不同的要求,量身打造,保证绝对趁手。 很多武者也拿出了所有的家底,疯狂购置了许多在战斗中能用上的物品。 而这次边境会猎早有协议,任何人抢到的对方物品资源,都归自己所有,事后不会要求上缴。 这更是让许多人将此次视为了发财的好机会。 大梁王朝的军兵可不管那么多,直接将这些人分批带走,每个人都分配的位置方向都是随机的。 陆辰虹整理好行装,背上了自己的白晶髓长枪,然后远远望向杨辰。 自从上次她酒后失言,这段时间都没有再向杨辰吐露过心意,也不知道心里想什么。 远远和杨辰拱了拱手,然后被一支大梁军兵带走。 其他人也都如此,检查完情况后,分别被带往不同的方向。 身边的人越来越少,最后终于轮到了杨辰。 临行之前,杨辰依旧神色轻松,还不忘交代杨忠杨远,让他们好好练兵,督促手下军马提高战斗力。他回来之后,是要检查的,如果有不达标,就军法从事。 其他人参加边境会猎,都是抱着搏命的心态,不一定能再回来,可杨辰说这番话,却没有人感到违和。 很快,杨辰也在大梁军兵的押送下,出了营门,消失了身影。 靖云伯站在高处,远远望见这一幕,然后长出口气。 接下来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杨辰身上了。反正他都创造了那么多奇迹,也不差这一次。靖云伯有足够的信心。 另一边,金水台大营中,也发生着同样的场景。 一批一批的人被带走,马昭眉头紧锁,来回巡视。 想了想不放心,马昭特意调转方向,来到了史东来的营帐。 掀开大帐走进来,马昭看到史东来还躺在床上,这才出了口气。 “马师叔!” 史东来坐起来,然后活动了一下肩膀。 经过这些天的恢复,神草果然是神草,他已经能够自由行动,看不出受了大伤的痕迹,只不过要动用暗劲和人交手还是很难,搞不好就会对身体造成二次伤害。 “精神头不错,感觉恢复的怎么样?” “很好,多亏了马师叔的照拂。今天不是要赶奔会猎之地吗,怎么马师叔还有空来看我?” 史东来神色如常的问道。 马昭彻底放心,拍了拍他的肩膀。 “会猎的事情,你不用再cao心了。要记住,你和云秋,才是师门的未来。” “这次之后,你回去好生闭关休养,跟云秋好好配合,争取早日参透乾坤七剑。” “好的,马师叔!” 说到这里,史东来还故意摆出一副恨恨不平的表情。 “可惜,这次我没有办法找杨辰那贼子报仇了。” 马昭安慰她几句,然后史东来说要休息,他就走了出来。 在营帐外,马昭特意叫来几名亲兵,吩咐他们。 “你们就守在这里,一步也不许离开,也不允许任何人离开或者进去,一定要看好他,让他好好养伤,知道吗?” 几名亲兵立刻答应,然后站在大帐周围。 马昭离开后,他们不时侧着耳朵向里倾听。 果然,偶尔能听到史东来在营中翻身的声音,还夹杂着一些叹息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