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陛下巡幸日常一零  (第2/2页)
即飞身到我后方,并骑战马,将我搂稳。    “你若稳不住自己,这场戏不是白做?”    我倒是想稳住,胆战心惊望着城楼:“可是苏琯这实心眼的孩子……”    城楼上乱军与苏琯拉扯,大约苏琯此举也令乱军想不到。这不堪折辱的少年势要翻下墙头,衣袂都飘在城楼外,少年之身摇摇欲坠。一旁的萧传玉和工部尚书惊呆了。    我一颗心要跳出来:“苏”琯字被消音,皇叔紧捂我的嘴。    乱军捆走苏琯,翻译在城墙上喊话:“一名朝官换一千石粮食,明日午时交换一人,不见粮食,便斩一人其他朝官交换时日待定”    这样的交换条件,对于亲征军来说,并无益处。一千石粮食不是小数目,尤其是征战在外,不只要作军粮,更要赈济灾民。一千石粮食仅仅换取一个人,是乱军的试探,试探我会不会换,所以才用一名朝官试探。    回营后,内部又是一番激烈讨论。    我当然不能坐视明日午时斩朝官,皇叔却坚决不肯用一千石军粮去满足乱军的狼子野心。    “一千石粮食可供三千官兵与数千百姓维持一月有余,陛下却要用数千军民的口粮换取一人?若这次交换满足了他们,那么第二名人质的交换条件绝对不会只满足于一千石粮食乱军欲壑难填,陛下何须纵容”    他的反对当然有道理,可我有营救他们的筹码,却眼睁睁放弃,我如何做得到?    “没有两全法么?”我痛心问。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江山不负卿。”皇叔望着帐外,毫无表情。    一夜无眠。    翌日清早,帐中议事,众人发现少了一人。
    “潘如安呢?”柳牧云顾左右问。    我顶着一双兔子眼,道:“被朕派去东夷了。”    “什么?”柳牧云拿手试我额头,见我眼里都是血丝,又想责骂又不忍,“东夷这么乱,派他一个刺史去东夷,能做什么,自投罗网?”说到自投罗网,他也没表露出任何感□□彩。    皇叔看着我若有所思:“难道你……”    “朕用了外祖父留下的玄铁令,一枚可作东夷王族信物的玄铁令,请求出兵援助。”    “这些东夷乱军莫非不是东夷王族所出?”    “赌一把吧。”我心中却是没底,“赌这玄铁令能否助我一回。潘刺史通东夷语,由他去传令,再合适不过。”    “陛下倒是这般信他一个半路上冒出来的,就敢将玄铁令交付于他。”    “不然你们有更好的办法?”    午时,我留在帐中,等消息。    未时    “陛下,千石粮食已运至东门”    申时    “陛下,东门交换出苏大人”    酉时    “陛下,神策军于西门发起突袭”    戌时    “陛下,禁军于南门发起突袭”    亥时    “陛下,不好了,后方粮草起火”    皇叔放弃攻城,班师回营救火。    一夕之间,粮草烧毁大半,攻城战中两军折损不少。粮草没了,城池也没攻下,唯一的胜果就是苏琯回到了我身边,却因战事波及,昏迷未醒。    皇叔清点粮草后,掀帐入营:“怀王不见了。”    我抽出匕首扎入木桩:“叔棠”    “陛下,楚元良求见”    东都楚氏族长,在自家坞堡里安稳度日了这许久,终于不得不露面了。    “陛下,怀王似与乱军勾结,臣等奉命看守,但并不知情,求陛下开恩”七老八十的楚氏当家人,叩地痛哭流涕,撇清嫌疑。    “若无你楚氏从中牵引,他一个被贬亲王如何与东夷乱军勾结?你们楚氏一族于东境妄自尊大,目无法纪,勾连异族,谋朝篡位,罪当族诛”我怒道。    “陛下,楚元良晕过去了”    “……”一腔怒火无处发泄。    粮草不足,军心不稳,最易哗变。    我与皇叔商议,全军进驻楚氏坞堡,暂押楚氏族长,以坞堡粮草供应军需,继续兵围东都城。    在楚氏坞堡里,一面等待潘如安请东夷救兵的消息,一面派人追寻叔棠。    然而,却等来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皇叔封地叶县遭五千东夷乱军突袭,破了禁防。    乱军挟fèng君以令诸侯。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