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立国大典(七)  (第1/1页)
    时间徒然一静。    一阵汹涌澎湃的天地威仪从金銮殿上弥漫而出。“海东八国……”    黄逸生冕旒桂冠,神情威仪,一举一动之间便裹挟着可怕的精神威压。    乾坤殿里的文武百官皆面色肃然,忍不住这种可怕的帝王威压,不禁齐刷刷的跪倒在地。    黄逸生一扫御台,瓜果香蔬七零八落的滚下御阶。他愤怒的说道:“今晋国初立,海东岛夷皆兴兵而来,其居心不良,大有趁我中土内乱而趁火打劫……”    大殿里气氛微微舒缓。    很快,便有一大帮文臣武将愤怒的请命,都想提一天军,直接灭海东八国社稷祖庙。    在传统的中土世界里。    虽然陈国内乱纷纷,诸侯藩镇割据。但不管闹的再凶,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天馈之民,苍天正宗。    除了他们以外,其余的国家和民族不是蛮族就是胡人,夷人,洋人等。    当然,这些奇怪称呼实际上充满了天朝上邦对四周邻居的蔑视和侮辱。    天馈之民,苍天正宗……虽然这一种说法具有强烈的自我欺骗性,但仍然给了这个伟大的农业国度的自豪骄傲之情。    在对外上,无论是卑微的太监和乞丐,还是高高在上的一品大员都是出奇的一致。    黄逸生压了压朝堂里的情绪,然后冷酷的说道:“小义子,笔墨伺候!”    “吾国大晋处立,海东八国皆趁火打劫而来。其心之恶,其意之毒。夫八国者,皆海东诸岛之岛夷。”    “吾晋上承天命,下应民心。今海东八国起兵登陆,围攻天卫。晋虽初立,三军仍长。朕顺文武百官意……起兵伐夷!”    黄逸生微微酝酿。    冕旒桂冠下,帝王表情。    他正色说道:“镇国王虞垩上前听封!”    大殿里的文武百官皆有异色,面面相觑。虞垩已经到了王,此时不是应该打压雪藏吗    虞垩倒是激动的出列跪拜:“陛下,臣虞垩听旨!”    黄逸生说道:“封虞垩为东南大都督,掌东南兵务,海防。节制东南三千里内五省大员,统御东南五省兵马,便宜行事,不必事事亲禀……”    “镇国王虞垩,军情似火。你速速率领二十万兵马前往天卫城救急,而后务必将海东八国岛夷赶回海里。然后你就留在东南五省,打造尖船厉炮,然后渡海伐夷……”    虞垩兴奋的连连磕头。“臣虞垩,接旨。必不负陛下厚望!”    其实黄逸生还有一个好方法。    就是直接派遣地球人团体去解围。    他们的轰炸机一番轰炸下,海东八国的尖船厉炮都会化作灰烬。    但这不是最好的方法。    平衡很重要,如果过分依赖地球人团体。那么国家将会失去活力和进取心。    其次,则是黄逸生还有比伐夷更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伐蛮。    以前都是蛮族叩关,讨伐劫掠南国。    如今南国强盛,蛮族羸弱,自然合该起兵伐蛮。    起兵是需要理由的。    比如,蛮族说好给黄逸生送公主的……    如今晋国已立,然而蛮族却迟迟没有那公主送来…    当然,就算是送过来公主。    黄逸生也会说南北军民一家亲。    晋国和夏国夫妻也,夏国的也是晋国,然后还是要起兵伐蛮。    至于理由则是南国帮助北国守住疆域和土地……    ……    虞垩兴奋而又激动的离开了。    朝堂上文武百官皆面色各异。    黄逸生不以为意。    他的目光太远,目标太高。    远不是区区七千里江山变能满足的。    之所以封那么多官,那么多爵位,那么多钱粮……实际上是因为黄逸生根本就不在乎这些蝇头小利。    他的目光,不再是这南国七千里土地。    他看到的江山,至少是一万里,十万里,百万里,千万里,亿万里大小的庞大神朝。    那种一言可以封神,一言可以斩仙的神朝帝君。    毕竟他前世可是统治诸多次元宇宙,控制海量大界的无涯帝君……    因此,南国七千里江山在黄逸生的眼中,连一片小水洼都算不上。    他的眼睛里,充满了无尽的星辰大海。    ……    待到虞垩离开朝堂以后。    黄逸生便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    首先是查户口,编户齐民,做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其次则是强行迁民,迁往北方,去关外。    关外有着无尽的草原大地,那里的土地富饶,资源充足。    由于先前被蛮族占据,因此关外的无尽大地则是牧羊人的牧场。    如今蛮族势衰,这些土地自然便成为了南国的大本营。    黄逸生宣布了他第二项国策。    “伐夏!”    大殿中的文武百官皆有惊愕之意。过去被蛮族欺辱的岁月里,蛮族野蛮残忍的形象一直深入南国君臣脑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