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三五章 七月初三宜订盟(一)  (第2/2页)
田地,他们自然各个感恩戴德,欢天喜地迁了过去。来此前,我已遣派了近千人过去,筹备开矿之事。”徐啸钰讲完此间原委,脸色变得有些为难,正色道,“然,矿藏之地地势颇险峻,要想开矿还得先雇人、置器、开山、修路,耗费甚巨,我这才找上了门来。”    陈近北呵呵一笑,满脸的豪气,朗声回道:“啸钰兄客气了!钱财不过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兄长有此宏志,小弟实在钦佩得很。若能为大业出一份力,陈家自然义不容辞!需要多少银两,但讲则可。”    二人交情匪浅,可谓知心。徐啸钰似乎料到陈近北不会拒绝自己,是以,虽听他一口答允,脸上倒也并无异色。    他捋了捋黄胡子,沉声言道:“开山、修路都是苦差事,给役夫的工钱应当从优,日常衣、食、宿不可不足。”    “这是自然!”陈近北点头赞同。    “开矿之事万不可耽搁,役夫之外,自得日夜有人监着,最好都是江湖人。”徐啸钰沉声道。    江湖人拿钱办事向来稳妥,能武功,也压得住场面,最是监工的好人选。    “不错!”陈近北郑声赞同。    陈家庄上至门客,下至扫地做饭的帮佣,无不是跑江湖的老手。江湖人看重名声,拿人钱财,便要替人消灾。一些死士甚至为了钱,连命都可以不要,却极少有听说有拿钱背主之事发生。    “冶铁所需的一应器具甚多,要备足、备全耗时只怕不短,最好现在就去定做。”徐啸钰又道。    正如徐啸钰先前所说,现在虽找到了矿脉,买下了矿山,然,要想采出矿藏,还需雇人、开山、修路、置器。开山、修路需要不少时日,期间正好找人锻造炼矿所需的器具。    “自该如此!”陈近北笑着回道。    “我想把大华有些名气的锻铁师傅和铁匠都雇到庐州来,锻造炼矿器具诸事便在山脚下办好。”徐啸钰又道,“山下铸器,山上开山、修路,少不得还要帮衬的小工。”    陈近北微微一沉吟,摸了摸鼻子,言道:“只怕非万人不能成事。”    徐啸钰摇了摇头,笑着道:“粗略估计,最少需要三万人!”    要的人越多,自然说明矿藏越大,于他们而言,矿藏自然是越大越好。    “如此,妙极!”陈近北双掌前后相抵,大笑道。    要谋此大事,为难之处有四:筹钱、集粮、买兵、炼器。    其中,首难便是炼器。    为防止民变,各国朝廷都对生铁矿脉管制极严,要想大量打造兵器,难如登天。是以,历来民变极少功成,反倒是军队叛乱事成者众。    有钱便能集粮,便能招兵买马,眼下有了这个可炼兵器的矿场,事已具可成之期。    二人相视数息,似乎能看到对方眼里燃烧的熊熊火焰。    “此事需耗费多少银钱,陈家一力承担便是。”陈近北正色谓徐啸钰道。    陈家有钱,有的是钱。然,这些钱却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陈近北愿意不计较得失助徐家开矿,因的便是陈家的历代非族长不传的祖训。    灭大华,复祖姓。    陈家富可敌国不假,大华式微也不假,然,陈家若谋此大事,仍不异于蚍蜉撼树。    陈、徐两家交好,陈近北做上家主之位后便得知了徐啸钰所谋之事,这些年来,一直在暗中相助。    他并不知道何以徐家会如此偏执于此事,也从未问过缘由。但他知道,二人是茫茫人海中的同道人。    是了,此间当还有一个安乌俞,三人乃是至交。    他们一直守着一个默契,那便是相互之间绝不查究对方底细,也从不过问缘由始末,这既是保人,又何尝不是一种自保?    “一百二十万两。”    徐啸钰并未多思,一口便答了出来,显然事先已经过详细计量。    世人皆以为,徐家乃武林中的百年世家,不只武学底蕴深厚,家底想来也极其殷实的。    实则,百年来徐家虽积攒了不菲的家资,却远不足支撑他们这些年来的豪气。这大笔花出去的钱,多半都是通兑钱庄的银钱。    以往每次都是几万两、几万两的借支,最多一次也不过十五万两,而今日,徐啸钰一开口便是要一百二十万两!    陈近北轻轻点了点头,低下头思索,又拿起茶杯嘬了一口茶,仰头重重呼了一口气。    徐啸钰一直努眼看着他,并未开口询问、催促。    “我给你两百万两。”陈近北放下茶杯,一脸正色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