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二三章 以害相胁非君子  (第1/1页)
    陆见尤战战兢兢把便衣行走收集来的坊间议论报给了端王听,原以为他会暴跳如雷,自己也少不了一顿训斥。    然,想象中端王雷霆震怒,劈头盖脸斥骂自己的一幕并没有发生。他只是静静听着,不停轻声叹息。    “陆大人,宫门也关,你今夜也出不得宫了,今晚便在执事房歇着罢。”良久,端王乃谓陆见尤道。    安排执夜勤的太监把陆见尤带去内监执事房后,端王在勤政殿外的石栏前站定。    也风袭来,吹得人心凉。    坊间之论也并非全都虚妄。    端王与夏靖禹有师生之谊是真,夏靖禹得了端王的密令才引兵进驻到城南是假。    给皇帝做龙袍的翟家巷徐裁缝满门被人掳走是真,被掳到了端王府上去是假。    端王的几个儿孙各个有出息是真,他们中有人暗中联手厥国、沙陀陷杀三王是假。    端王下的令把赟王夏牧炎幽禁在府是真,想趁机暗谋杀害以致皇储之位无人是假。    这些留言皆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寓假于真,几已达到以假乱真,真假难辨,是非难断的地步。    不知情者将这一桩桩、一件件事串捋起来,当真是合情合理,并无绝无半点纰漏,哪里还会疑有其他?    幕后之人心思之缜密可见一斑。    “牧炎,果然是你啊。我先前还一直抱有一丝侥幸的......”端王凭栏眺望夜空,星光微茫,月不见其迹。    朔日从来无月。    不是夜无月,只是月隐于夜。    “端王殿下!”一个苍老的声音自后传来。    行过来的乃是内官首领及铸币大臣倪居正,他只身而来,身后并无小太监伺候。    端王已听出是他,并未回头,仍双手撑着石栏,只轻声说了句,“居正,你也还未歇下?”    倪居正行到石栏前,与端王比肩而立,轻声叹道:“殿下,你已上了年纪,身子骨可比不得年轻时,还是早歇才好。”    市井间还有一个更可怕的流言:天子宠臣,太监首领倪居是端王安插在永华帝身边的眼线,皇帝突然重病便是端王授意倪居正下毒害的。    极少有人知倪居正年幼时曾跟在端王身边数年。恰巧,夏牧炎便是那极少数人中的一个。    “你听说了么?太监头子倪居正原是跟着端王的,几岁便入了端王府,后来才被安排去的华王府。端王是皇上的亲兄,他送来的人,皇上自然便多几分看重了。你想啊,若没有这般缘由,他怎能年纪轻轻做到这个位子?且一做就是二十几年!......”    这便是这个计谋的高明之处——    虽知是计为何人所设,就是指认不得;    确信自己并没有为恶,可又无力反驳;    眼看施计者阴谋得逞,偏偏无从下手。    这些流言一经散布出去,便如滴墨入清池,无形间已让这一池的水——脏了。坊间信那些流言的人绝不在少数,便是朝堂之上,也不可能不受其影响。    风雨本飘摇,细舟水半舱。已是掌舵难,何来浪里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