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六章 莫斯科 (第1/2页)
从圣彼得堡机场到住处,机场的TAXI柜台收了1300卢布。 从住处去圣彼得堡机场,酒店工作人员说950卢布。 早上四点半的圣彼得堡,还在沉睡,门头的霓虹灯光被地上的雨水反射出七彩的光芒。 被叫来的司机早早就在门口等着,先问早安,再问想不想听音乐,想听什么风格的音乐,车内空调温度是否适宜。 服务好的让在伊尔库茨克连个英语标志都看不到的顾淼和沙蓓蓓感受到了温暖,俄罗斯总算脱离了“洪洞县里无好人”的标签。 莫斯科机场TAXI柜台更黑,打车到住处是2500卢布。 从住处返回机场收费809卢布。 UBER是个好东西,一定要善用。 不得不说,莫斯科不仅地位像帝都之于中国, 就连出租车司机也很像帝都司机, 明明只会几句英语,一路不断用俄语与顾淼与沙蓓蓓聊天。 此时,继续打开腾讯翻译君,识别很准,以手机为中介,中俄两国人民聊得十分开心。 司机一路侃斯大利、侃叶利钦、一路指了许多人的雕像,列宁、朱可夫什么的。 中苏曾经蜜月过,曾经撕逼过, 对顾淼和沙蓓蓓来说,对俄罗斯最近的记忆,就是2015年的红场阅兵了,唱着《喀秋莎》的三军仪仗队,迈着步子哐哐哐的从红场走过。 司机一时兴起,还开唱了喀秋莎。 顾淼会唱中文版, 沙蓓蓓会唱前三个字,而且节奏永远就没有踩准过…… 办完入住,两人出发去伏龙芝军事学院。 那是沙蓓蓓最爱的《伪装者》里的明诚曾经学习过的地方。 虽然顾淼提醒她,明诚不是在伏龙芝军事学院,而是伏龙芝军事通讯联络学院,在圣彼得堡,那是一个间谍学校。 沙蓓蓓决定无视他。 莫斯科地铁单次票55卢布,三日票415卢布。 只要坐八趟,就能回本,多坐一趟,赚一趟。 坐莫斯科地铁不止是为了省钱、环保、神马神马正能量,而是为了……地铁站! 莫斯科地铁站最早的站点兴建于1935年。 1935年呐!!七七事变还没有开始! 不过最早的一号线的确美貎程度一般, 美艳站点最多的要数五号线。 五号线是一个圆圈圈,不管怎么眼瞎坐错车,都可以坐到真正想要的那一站, 基辅站、共l青l团l站,马雅科夫站,白俄罗斯站…… 有的风格是洛可可式的雕刻, 有的风格是教堂彩绘的玻璃窗风格, 还有闪瞎眼的金光灿灿的圣像画风格, 每一个内容都是谜之熟悉的风味,红领巾、工人、农民、妇人在绣领袖像…… 无处不在的锤子和镰刀。 如果不是那脸是高加索人种,那就是妥妥的上世纪七十年代风味。 以及虽然不美貌,但是深达97米,坐自动扶梯,需要坐整整三分钟,仿佛庵野秀明《EVA》省钱灵感来源的胜利公园站。 网上有人给莫斯科地铁评出不同的星级,分为五星、四星、三星…… 后来发现,就算那些没有在星级图上有名字的站,也各有风味,相当有出息。 沙蓓蓓不远万里,奔袭伏龙芝军事学院,学校里就放着坦克、飞机,还飘着乱七八糟的一堆旗子。 其中有地球人都认识的俄罗斯国旗, 还有俄罗斯国旗中间戳着金色双头鹰标志的——俄罗斯联邦总统小旗旗 中间戳着银色双头鹰标志的,周围是俄罗斯国旗三色做放射状的——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小旗旗, 红底的正中间放着一个喷着火的地雷,还有交叉双剑的——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陆军军旗小旗旗 白底加一个蓝叉叉的——名为圣安德鲁俄罗斯海军军旗, 海军与陆军的小旗旗中间,隔着一个放射着蓝黄光芒的长翅膀的笔和小勺子的空军军旗。 “如此安排,想必可以避免半夜三更,海军旗与陆军旗对喷,而造成的战损。”顾淼开玩笑。 沙蓓蓓默默扭头:“毛子的海军与陆军也会半夜对骂‘八嘎’吗?” “反正……近,北方四岛神马的,来都来了,学几句也很正常嘛。” 还有两面旗帜,实在认不出来是什么了。 两人正想拍几张照片,让军迷朋友认认,从大门出来一个哨兵,对他们做了一个停止的手势,还配有叽里哇啦的俄语。 虽然听不懂他在说什么,显然不是“欢迎来合照”的意思。 那可是军校,赶紧细软跑是正经。 在莫斯科,有逼格的业余活动,要么去看芭蕾舞,要么去听歌剧,要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