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六章 伊朗,波斯,安息 (第2/2页)
以,你们公司有人去过伊朗吗?” “总公司有人去过,我没去过。” 好吧,又是一个没有用的回答。 再找一个,很好……又得知,德黑兰的地铁车厢也是从中国购买的。 但是,关于旅游消息,还是没有得到。 不死心的再问一个,结果那位震惊的大叫:“什么?你要去伊朗?可是,那里在打仗啊!” “呃?”顾淼一脸懵逼,“打仗?和谁?美国还是伊拉克?” “我不知道具体跟谁打,但是印象里,就是在打仗。” 顾淼:“你还没出生的时候,两伊战争就打完了,你哪来的印象还在打仗啊????” “不太清楚,感觉就是还在打。” 好吧,感觉…… 为什么有人可以把“感觉”“好像”“印象里”,当做一件真实的事来说,还说的那么真情实感,那么认真? 大概这就是传说中的“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吧。” 顾淼只好认真的研究了一下地图, 小昭混的总坛在亚兹德, 德黑兰是他们的首都, 伊斯法罕是他们的经济中心,如同魔都一般的存在。 设拉子曾经是个很牛逼的葡萄酒产地,至今仍有一种葡萄叫设拉子,但是,某教不让喝酒,于是,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 同时,伊朗也是一个让女人们感到很蛋疼,不,是幻肢疼的国家。 明明七十年代的巴列维王朝时代,伊朗的女人们跟中国的女人们穿着毫无区别, 现在却必须戴头巾,就连到伊朗的女游客也必须戴头巾, 如果是已婚女性去伊朗旅行,必须提交给大使馆一份丈夫同意妻子自行出游的同意书。 此时同行的原本是两个男人,四个女人, 现在却变成了顾淼一个男人,拖着四个女人。 不知为什么,出门旅行的男人越来越少,在路上遇到组队的、单独的旅行者,都是女性为多。 飞机一落地德黑兰,女人们就开始纷纷戴上头巾。 抗日战争剧里的那种鬼子偷地雷式的头巾包法不成, 日式小偷包法也不成, 最后,四个女人们采取了最常见的“卖鸡蛋的乡下村妇”式包头巾法。 长头发扎个马尾,在头巾下面露出了离经叛道的一长截。 伊朗对男人的要求是不可以穿着风sao或大爷式的小背心和短裤,顾淼正好也没有这种爱好,比女人们要轻松许多。 边检的速度那是相当的慢,半天过不了一个人,细细的看,细细的翻,手指不紧不慢的在键盘上一个键一个键的戳,德黑兰边检过一个人的速度,在浦东机场可以过八个人。 就连提出来的行李,都要过一遍安检机,真是相当有危机感的一个国家。 顾淼生怕妹子们在过边检的时候有什么意外,于是排在最后一个,边检抬起头的时候,看了他一眼,问道: “allthem……wves?” 外丝,是什么鬼? 做为一个老实人,顾淼根本不知道“老婆”还有复数形式。 顾淼一脸懵逼,边检又重复了一句:“theyfour,allwfe?” 这下顾淼听懂了,连忙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no,nononono,msngle。” 边检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意义不明的笑了笑,把护照还给他:“enjoy。” 沙蓓蓓在外面等着:“怎么这么久,问你什么了?” “问是不是都是我老婆。” “哈哈哈,好像真的是呢,正好人家娶妻上限是四个,再多带一个你就违法了。艳福齐天啊!”沙蓓蓓一点都不在意。 顾淼刮了她的鼻子一下:“得了吧,她们看都不看我一眼,都跟着你转,她们爱的是你。” “装。”沙蓓蓓做了个鬼脸。 很快,那位倒下没来的逊某尼派国内人士的线人来接他们,一个男人拖四个妹子的组合相当扎眼,一下子就被找到了。 线人首先帮他们找地方换钱。 一美元,换三万五千两百里亚尔。 瞬间,每个人的手里都是厚厚一撂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